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神经-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等先兆,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部分病人有家族史,我国城市居民患病率为6.3‰[1].目前治疗此病多采用药物为主,如镇静剂、谷维素、麦角胺类,但临床效果不佳.多年来笔者选用对穴疗法,针刺太冲、中渚穴,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耳鸣,主要是以耳内鸣响为主的一种症状。传统医学认为:耳鸣发生的内因有二种:其一,由于肝失条达,肝风上扰,致少阳经经气闭阻;其二,肾开窍于耳,耳聪依赖于肾气充盈,由于肾气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引起耳鸣的外因,则主要为风邪侵袭所致。防治耳鸣,应以调益肝、肾之经气,使之肝复条达,受阻之少阳经得以畅通;使肾经之气得以补益,精气上达于耳,耳鸣则自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张红安 《四川中医》2009,(7):112-1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急性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风池、中渚、外关、颈部夹脊穴治疗急性颈性眩晕63例。结果:痊愈4例,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3例(经头颅CT检查为脑梗塞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刺中渚、后溪治疗坐骨神经痛1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中渚后溪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的受试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中渚配后溪治疗,对照采用速效坐骨神经痛丸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病例17例,对照组复发41例,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渚配后溪具有疏经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金玺 《中医研究》2003,16(5):49-50
中渚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 ,属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位于手部第四、五指之间 ,指掌关节前凹陷中。据文献记载 ,主治目痛引眦 ,耳鸣、耳聋、咽喉干痛、肩臂外侧疼痛 ,腰部疼痛等证 ,应用较广。笔者多年来宗前人之旨 ,以独取中渚 ,或加配穴 ,应用于临床 ,疗效显著。1 穴性探讨《外台秘要》记载 :中渚主热病 ,汗不出 ,头痛耳鸣 ,目痛寒热 ,噫外肿。《胜玉歌》 :腰疼背痛中诸泻。《通玄指要赋》 :背间心中渚 ,针中渚而玄痊。又中渚属性为木 ,其经为火 ,大凡阳证、实证、热病等 ,用之每获良效、其具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通窍聪…  相似文献   
6.
赖杰民 《光明中医》2007,22(12):F0004-F0004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又称颈部伤筋.本病多由睡眠时姿势不当,枕部骨节筋肉遭受长时间的过分牵拉而发生的痉挛所致.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发病率上升、患病年龄提前的趋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等.笔者于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选择142例颈型颈椎病用液门透中渚穴的透刺方法,与传统针刺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床上曾以中渚穴配阳陵泉穴治疗气血瘀阻型耳痛患者多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典型病例,患者某,男,21岁。2003年4月12日门诊就诊。诉因用硬物挖耳损伤耳部,导致耳区疼痛已4~5天,咀嚼时疼痛加剧,进食困难。曾经西药消炎、镇痛等处理,罔效,且逐渐加甚。今来院要求针刺治疗。检查:左侧耳区当听会、听宫、上关、下关、翳风等穴处压痛明显,左耳后下方肿胀,张口、伸舌均感困难,舌质偏红,舌前部薄白腻苔,舌中、后部不可见,脉弦滑。诊为外伤性气血瘀阻型耳痛(外伤性外耳道疖肿)。  相似文献   
9.
10.
《医药与保健》2004,12(6):39
操作:中渚、列缺均取用1寸半毫针逆经向上刺,患健两侧交替使用,针感向患处传导效果更佳。当患者得针感后,嘱其微活动手拇指、小指及踝关节,均作屈伸动作,以患者能忍受或舒适为度,此为患者自我行针法。同时嘱患者活动患处,皆以舒适为度。隔日1次,或1 日1次,5次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3疗程。33例患者中治疗最长15次,短者5次, 治疗1次症状可减轻。留针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短者15分钟,长者可留针1小时以上。治疗标准:经过治疗后症状及主要体征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者,为临床治愈; 症状显著减轻,肢体功能明显好转,能正常工作者为显效;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