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0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84篇
中国医学   7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青松 《中原医刊》2006,33(20):82-82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治疗组)和维生素B12组(对照组),两组均以麻木、疼痛和发凉为自觉症状,检查肌电图指标,评价疗效。结果2周后患者自觉症状、体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多等特点。为了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后遗症,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应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苦碟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我院救治住院脑梗死8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53~80岁。随即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②方法 将 82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给予盐酸丁咯地尔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对照组 4 0例 ,给予维脑路通0 .5g、胞二磷胆碱 0 .5 g静滴 ,每日 1次 ,均治疗 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③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A)明显快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t=3.96 0 ,P <0 .0 1 ;t=2 .0 92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t=2 .74 6~ 2 .95 1 ,P <0 .0 1 ) ;V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BA)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PI)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t=2 .732~ 5 .1 0 4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I明显低于治疗前 ,VA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显著性 (t=2 .1 6 8~ 2 .732 ,P <0 .0 5 ) ;全血高切、低切黏度、BA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t=0 .346~ 2 .0 0 8,P >0 .0 5 )。④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其疗效明显优于维脑路通加胞二磷胆碱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慢性脑缺血多见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等症状。我自2002年12月~2005年5月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滴配合通心络胶囊内服治疗慢性脑缺血患者7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丁咯地尔,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司丁,观察一疗程,结果证明盐酸丁咯地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机体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系统性眩晕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临床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治疗眩晕的方法很多,我们从2004年2月开始使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前庭系统性眩晕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92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丁咯地尔治疗)48例与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干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4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与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盐酸丁咯地尔地药理与临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56例,并与川芎嗪治疗的56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缺血性脑损伤后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浸润现象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盐酸丁咯地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实验提示盐酸丁咯地尔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PMNs浸润过程中核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