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血清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样品经PT-C18萃取小柱纯化后进样,色谱条件为Thim-pack CLC-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30:7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应用该法对临床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其浓度范围在0.5~100 ug/ml之间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9.3%~92.7%,日内RSD为2.65%~3.57%,日间RSD为4.92%~6.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互为内标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HPLC测定法.方法:血样处理采用10%三氯醋酸沉淀法,色谱分析采用Agilent C18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8:1:91,pH 3.2),紫外检测波长236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互为内标.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围均为1~8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和100.8%;日内、日间RSD均<5%.结论:此法具有采血量少,检测快速、稳定、灵敏度高而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蒙特卡洛软件模拟并优化去甲万古霉素在不同肾功能患者中的给药方案。方法用二倍稀释法确定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AUC0-24/MIC≥638为靶值,在不同肾功能患者、不同剂量下,利用蒙特卡洛软件进行10000次模拟,得到相应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积反映分数(CFR)。结果肾功能正常患者,治疗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在推荐剂量(0.8~1.6 g· d-1)下, CFR 均小于59.77%;当剂量调整为2.5 g · d-1时, CFR 才达到83.95%和73.10%。中度肾损伤患者,治疗粪肠球菌感染时,在0.8 g · d-1时, CFR可达82.81%;治疗屎肠球菌感染时,在0.8~2.5 g · d-1时, CFR 可达73.10%~86.84%。重度肾损伤患者,治疗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感染时,在0.4 g· d-1时,CFR可达97.77%和85.90%。结论蒙特卡洛模拟得出药物的给药方案,补充并优化了去甲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化四丁基铵为电渗流改性剂,以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西替利嗪对映体。方法:考察了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浓度、Tris 浓度和缓冲液 pH 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含0.04 g·L~(-1)碘化四丁基铵和1.0 mmol·L~(-1)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25 mmol·L~(-1)Tris 磷酸缓冲液(pH 4.5)的运行电解质体系中,西替利嗪对映体在分离电压为20 kV 的条件下得到良好分离,西替利嗪对映体分离度达1.8。结论:本法可用于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引言:研究相同剂量的复合万古霉素海藻酸钠/壳聚糖(VCM/ACA)局部及全身用药的差异。方法:制作试验兔左侧股骨中段局部骨缺损模型。局部用药组(A组):于骨缺损中放入一定载药量的VCM/ACA,术后0.5h、1h、6h、24h、72 h及1周、2周分别自耳缘动脉取血以及载体植入区外围取局部骨组织和肌肉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同时间血清和骨组织中万古霉素(VCM)浓度。全身用药组(B组):自兔耳缘静脉注射10%VCM(10 mg/kg)。注射后10 min、0.5h、1h、6h、24 h及72h分别取耳动脉血和局部用药组相同部位的骨组织和肌肉组织,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骨组织及肌肉组织中VCM浓度。制作A组动物各重要脏器组织学切片以确定植入物的全身毒性反应。结果:在用药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局部用药能获得数十倍于全身用药的局部药物浓度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全身血药浓度维持较低水平,未发现全身毒性的组织学证据。讨论:VCM/ACA在体内释放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及安全性,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的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方法 :采用ODS hypersilC1 8柱 ,甲醇 0 0 5mol/L KH2PO4(1 6∶84,pH =5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0nm ,以替硝唑为内标对去甲万古霉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在 1~ 6 0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良好线性 (r =0 9993) ,平均回收率为 98 70 %± 2 6 5 % ,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 1 73%~ 1 95 %和 3 6 2~ 6 78%。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万迅)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开放试验。结果在北京20家医院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418例,可供评价不良反应者415例,男性234例,女性181例;平均年龄为(57.5±18.8)岁(14-95岁)。全组平均用药(8.5±4.6)d,平均用药量为(10.8±5.7)g。本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42/415),其中耳肾不良反应发生率3.4%(14/ 415):包括轻度肾损害6例、头晕1例、耳鸣2例、听力下降5例(3例为高龄者)。其他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瘙痒、药物热、胃肠道反应和血清ALT轻度增高等,停药或加用抗过敏药后好转。1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于静滴去甲万古霉素第4天出现头痛、眩晕、呼吸困难和低血压等症状,经停药和应用异丙嗪及强的松龙后症状很快缓解;推测可能为去甲万古霉素相关过敏反应或为本品剂量依赖性H1介导的非免疫性组织胺反应。因此,本品必须缓慢静脉滴注。结论去甲万古霉素是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较为安全的国产糖肽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去甲万古霉素在SICU重症患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肝肾功能正常的重症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9名肝肾功正常的SICU重症患者单剂量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 g静脉滴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浆和尿中去甲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并用Winnonlin软件处理统计药动学数据。结果 血药数据结果显示,药物的平均t1/2β为(4.79±2.61 h,t1/2α为(0.69±0.33 h,Vd为(0.41±0.44 L·kg-1,k10为(0.45±0.26 h-1,ρmax为(23.46±13.69 mg·L-1,CL/F为(88.66±69.04 mL·min-1;尿药数据显示t1/2β为(3.48±0.92 h, k为(0.21±0.06 h-1,12 h药物累积排泄率为(22.08±21.55%。结论 去甲万古霉素在SICU重症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与文献报道的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对此类患者的用药应注意药物浓度的监测,适时调整给药方案,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方案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收集我院2009-07/2011-08眼内炎住院患者27例27眼,采用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取玻璃体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全身使用盐酸万古霉素联合左旋氧氟沙星。炎症无明显好转者,2~4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使用含盐酸万古霉素的灌注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和玻璃体混浊情况。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者27例眼内炎均治愈,视力均有提高。细菌培养检出率56%。革兰氏阳性菌占67%,对盐酸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氧氟沙星较敏感。8例患者经过静脉滴注及玻璃体腔内注药后眼内炎症控制,19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结论:早期细菌培养对眼内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眼内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去甲万古霉素静脉用药的HSCT住院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疗效。结果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入选病例95例,其中可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安全性评价者93例。出现不良反应者共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其中肾功能损害7例(7.5%)、肝功能损害4例(4.3%)、肝肾损害伴血尿者1例(1.1%)、肠道菌群失调1例(1.1%)、耳鸣1例(1.1%)、血栓性静脉炎1例(1.1%)。年龄≥45岁,合并应用其他易造成肾脏损伤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膦甲酸钠)都是造成肾脏损害的高危因素。而以上因素均不是肝脏损害的高危因素。可评价疗效的81例中,47例有效,总有效率58.0%。结论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在HSCT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合并应用其他易造成肾脏损伤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膦甲酸钠)易发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