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2篇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入性损伤与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面积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的病例90%在伤后6~16h内发生严重呼吸困难,73%为中重度粘膜损伤,均于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解除。热力引起的吸入性损伤,上呼吸道的粘膜伤重于下呼吸道,且以喉部受损伤最重。因此,在评估吸入性损伤程度时,应结合粘膜伤全面考虑,因患者早期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故应采取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慢性严重误吸患者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8例慢性严重误吸患者分别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①气管切开术(5例)、颈气管永久性造瘘术(1例),气管套管佩带气囊,进食时气囊充气以阻止误吸;②会厌瓣缝合术(即喉口闭锁术,1例);③胃永久性造瘘术(1例)。结果:8例患者均能经口进食,食物的性状种类不受限制,且未发现吸入性肺炎。其中5例带气囊者仅在进食后放气时,略有轻微刺激性咳嗽,1例喉癌行Arslan术式者,仍有较轻误吸现象,以上6例患者堵管时均能发声,可日常交谈;1例采用会厌瓣缝合术患者,术后经口进食已完全杜绝误吸现象;1例行胃永久性造瘘术者,能较好解决进食误吸,无胃反流现象。结论:会厌瓣缝合术(喉口闭锁术)、气管切开术(或颈气管永久性造瘘术)和胃永久性造瘘术3种术式,均是解决慢性误吸的外科治疗方法,可依不同的病因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 ,以提高治疗吸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 1985~ 1999年 76例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以渗出高峰期出现时间为界分为6h内 ( 4 8例 ,简称 1组 )和 6h后 ( 2 8例 ,简称 2组 )气管切开两组。比较伤后数小时内血气变化及预后情况。结论  1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在伤后 6h后明显高于 2组 ,伤后 4 8h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 2组。 1组多器官衰竭 13例 ( 13/4 8) ,2组 15例 ( 15 /2 8) ;1组死亡 6例 ( 6 /4 8) ,生存 4 2例 ( 4 2 /4 8) ;2组死亡 13例 ( 13/2 8) ,生存 15例 ( 15 /2 8)。两组患者多器官衰竭、死亡人数及生存人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果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均为气管切开术适应证 ,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最佳时机为伤后 6h内  相似文献   
4.
The diagnosis of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should be suspected in children with stridor, feeding difficulties, or atypical croup. Only half of the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require tracheotomy, and many of these children can be decannulated following uncomplicated surgical therapy. In contrast, tracheotomy-dependent patients with acquired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require more extensive surgical intervention, whi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provide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ing normal oral communication. Received: 8 March 1977 / Accepted: 31 July 1997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者,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68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6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35例有20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1(平均7.1)d;对照组53例,有21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21(平均16.9)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6.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15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按气管切开的时间(<12小时,12~24小时,>24小时)分为A,B,C组,对其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55例,B组患者49例,C组患者52例,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5.45%(25/55),55.10%(27/49),78.85%(41/52),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率分别为47.27%(26/55),59.18%(29/49),73.08%(38/5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能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导管封管帽用于长期气管切开病人的封管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需长期封管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封管帽封管,对照组使用自制消毒棉签封管,对比两组病人封管期间封管物因呛咳被喷出掉落的人均次数和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选择其中30例病人清醒时分别使用棉签和封管帽封管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其舒适度。选择30名操作人员分别使用封管帽和棉签进行封管操作,操作后让其对两种封管方法进行使用评价和选择封管方法。结果两组病人封管期间封管物因呛咳被喷出掉落的人均次数和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0例病人用棉签和封管帽封管的舒适满意度分别是90.3%和70%,χ2=5.45, P<0.05。30例病人和30名操作人员均选择使用封管帽长期封管。结论自制封管帽体积小,与气管切开导管衔接较好,装卸方便,不易丢失或掉落;既方便吸痰,又不易污染,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可操作性;可提高患者封管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容易规范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有效降低因气管切开所致的医院感染率,值得长期气管切开病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对重症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4-2014-03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时APACHE-Ⅱ评分≥15分、4分≤GCS≤8分、ICU住院时间≥3d、估计气管插管超过3~7d者的重症脑损伤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实施气道开放,试验组采用序贯气道开放法,即在气管切开导管置入气管内之前仍保留气管插管,待气切导管完全正确放置,再拔除气管插管,全过程始终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常规组在气管切开造口过程中不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仅吸氧4~8L/min;观察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APACHE-Ⅱ评分、生命体征、术后24h NSE水平、血气分析以及随访3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1)2组患者入科时、气管切开术前APACHE-Ⅱ、HR、RR、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造口术后与入科时APACHE-Ⅱ、SpO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气管切开术后APACHE-Ⅱ、HR、RR、Bp、SpO2在2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入科时以及气管切开前血气分析中的pH、PaO2、PaCO2和术后NS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造口术后与入科时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气管切开术后pH、PaO2、PaCO2和术后NSE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3个月后生存质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损伤患者因长期呼吸机辅助通气,采取序贯性人工气道开放法能确保其安全性,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