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7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0篇
中国医学   119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靖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9-1152
中医对于脂溢性脱发,传统多按"血热风燥""血虚风燥""湿热""肝肾不足"等分型论治,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暂时缓解病情,但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困扰。倪诚教授根据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所提出的"肤-体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认为湿热体质是脂溢性脱发发病的主要土壤,指出瘀浊蛀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病机要点,治疗上以清利湿热调体治本、凉血活血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用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配合外洗经验方,从标本兼顾、分期论治、内服外洗等方面治疗脂溢性脱发,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以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常因依从性差的原因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而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可明显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在临床中常常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治疗眩晕,本文通过跟师医案及临床收集介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眩晕临证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脾虚大鼠Th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研究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Th细胞PK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脾虚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四君子汤治疗后恢复正常 (P <0 .0 5 ) ,柴胡疏肝散治疗后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肝郁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柴胡疏肝散治疗后恢复正常 (P <0 .0 5 ) ,但四君子汤治疗效应不明显。结论肝脾两脏在T细胞尤其是Th0的活化中具有相关性 ;PKC参与了肝脾这种相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史林  于洪建 《中成药》1992,14(2):18-19
用反相HPLC法测定小儿牛黄散中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绿原酸的含量。用甲醇提取散剂样品,在ODS柱上,用外标法在各自特征吸收处测定。此法具有分离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丁香、肉桂、细辛等组成的腹泻灵外敷脐部(神阙穴)治疗急性肠炎106例,痊愈率为91.5%。并随机设立痢特灵、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西药对照组100例,痊愈率为88%。两组相比,腹泻灵组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动物实验证明,腹泻灵内用无急性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长期外用无蓄积性毒性作用,对球结膜与完好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伤寒论》疫病治疗相关方剂的用药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对“柴胡-黄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以期探讨经方治疗疫病的当代价值。方法 筛选《伤寒论》中治疗疫病的经方,利用R语言等软件对频次、性味归经、相关性、关联规则等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用药规律中核心药对治疗COVID-19的机制进行探究。用Cytoscape对筛选出的成分及靶点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将关键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并在R语言中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 纳入《伤寒论》中与疫病相关的方剂61首,共52味中药。前20味高频用药中以温性药、辛味药为主,多归脾、肺经,功效以补气药居多。“柴胡-黄芩”药对相关性最强,5个类聚方为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华盖散基准样品的干燥方法。方法 采用真空干燥、真空带式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华盖散基准样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式扫描量热分析、HPLC等方法测定基准样品的质量属性,以得粉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分含量转移率等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喷雾干燥基准样品粒子呈类球形、粒径最小,冷冻干燥基准样品不规则、蓬松、溶化性好。指标成分盐酸麻黄总碱、苦杏仁苷、橙皮苷、甘草苷、甘草酸转移率分别为85.66%~104.78%、90.81%~104.16%、91.42%~94.86%、83.98%~94.69%、87.85%~94.45%,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经综合评价得出冷冻干燥方法最佳,3批验证工艺重复性、可行性较好,为经典名方基准样品质量属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潘赐明  任雪  韦姗姗  曹蓓苓  王维  杨艳  陈文慧  徐宏喜 《中草药》2023,54(12):3911-3920
目的 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和转录组学探究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检索并获取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及靶标、焦虑肝郁化火证靶标信息,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以确定最终需要验证的靶标。利用GEO数据库转录组学验证整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同时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与焦虑肝郁化火证相关的靶标13个,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430种。整合药理学结果显示,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主要通过调控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激活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相似文献   
10.
肝郁证T、B淋巴细胞活性改变及疏肝治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肝郁证机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变化及疏肝治疗的影响,采用夹尾应激加肾上腺素注射法复制肝郁证模型,观察分别代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T、B淋巴细胞活性变化、血液IgG、IgM的水平及疏肝解郁基本方剂柴胡疏肝散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肝郁证模型大鼠T、B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IgM水平显著降低,通过灌服柴胡疏肝散可明显预防前者的升高,而对后者的降低无明显影响,认为肝郁证淋巴细胞活性增强,IgM水平降低,疏肝治疗通过降低淋巴细胞活性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