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小儿烧伤的致伤因素和院前急救现状。方法 对十年来两家医院收治的小儿烧伤1403例按年龄、原因、场所以及院前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烧伤以0~3岁居多(占57.09%);热液烫伤比例大(占70.28%);家庭为烧伤主要场所(占78.12%);院前急救失误普通存在,其中创面处理不当、未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和人为原因延误治疗比例较大。结论 小儿烧伤有一定规律,院前急救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的状况与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状况及其变化。方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取的调查前三年有生育史的1962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合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对两次调查前三年有生育史妇女最近一次活产的分娩保健服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与1997年调查前三年相比,2001年调查前三年育龄妇女的入院分娩率增加,家庭分娩的比例明显减少;②农村妇女家庭分娩比例明显降低,由1997年调查时的61·41%降为2001年调查时的40·78%,1998~2000年间,92·54%城镇妇女接受分娩保健服务,农村妇女家庭分娩比例高出城镇7·4倍,为40·78%;③分娩保健服务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发展相对较慢,1998~2000年间,西部地区妇女中,一半以上在家分娩,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分娩妇女一半以上由家人接生,约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6倍;④少数民族妇女家庭分娩和由家人接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妇女;⑤随着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增加育龄妇女对分娩保健服务的利用增加,文盲、经济收入低的妇女家庭分娩比例和由家人接生的比例非常高。结论:我国分娩保健服务状况在改善,但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农村的分娩保健服务急待提高。应加强对西部地区分娩保健服务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加强对西部农村接生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群体损伤院前急救转运存在的风险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547例群体损伤转运,分析影响安全转运存在的风险,正确评估和判断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 547例伤员安全转运入院治疗,入院率100%。结论预见转运存在风险,采取有效防范对策,是确保成功转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院前系统救治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患者服毒至救治时间(无治疗期)的长短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过院前系统救治后接回医院的174例SAOPP患者作为治疗组,自行前往医院或拒绝院前洗胃者160例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为洗胃、应用氯磷定、阿托品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统计患者无治疗期的长短与死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症状消失时间、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恢复至正常时间、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纳洛酮用量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无治疗期时间为(1.2±0.3)h,而对照组为(2.8±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死亡11例(死亡率6.32%),对照组死亡36例(死亡率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呼吸衰竭、心脏损害、脑损害、阿托品中毒、中间综合征、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2.64%、5.75%、8.62%、1.72%、4.60%、5.17%,与对照组(25.63%、13.75%、17.50%、6.25%、7.50%、9.3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化时间、AChE恢复至正常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纳络酮用量、住院天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院前系统救治可改善SAOPP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梁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09-110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死亡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前死亡率为13.26%,而急救组仅为4.67%,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72,P〈0.05);急救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00,P〈0.05)。结论院前急救和护理对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Injury》2016,47(1):3-6
BackgroundMajor trauma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 and serious morbidity. Recent approaches to life-threatening traumatic haemorrhage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blood product transfusion. We have implemented a pre-hospital transfusion request policy where a pre-hospital physician can request the presence of a major transfusion pack on arrival at the destination trauma centre.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stablish whether three simple criteria (1) suspicion or evidence of active haemorrhage (2) systolic BP <90 mmHg (3) failure of blood pressure to respond to an intravenous fluid bolus) which were used to activate a pre-hospital ‘Code Red’ transfusion request accurately identified seriously injured patients who required transfusion on arrival at hospital.Methods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all pre-hospital ‘Code Red’ requests over a 30-month period (August 2008–May 2011) was performed for patients transported to a major trauma centre. Mechanism of injury, Injury Severity Score, hospital mortality, and use of blood products were record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o hospital discharge.Results176 ‘Code Red’ activations were made in the study period. 129 patients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Trauma Centre. Mechanism of injury was penetrating trauma in 39 (30%) cases, road traffic collision in 58 (45%), falls in 18 (14%) and ‘other’ in 14 (10.8%). Complete data was available for 126 patients. Of the patients reaching hospital, 20 di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r operating theatre, 22 died following admission and 84 survived to hospital discharge. Mean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was 29.1. (range 0–66). Overall, 115 (91%) of the patients declared ‘Code Red’ pre-hospital received blood product transfusion after arrival in hospital. Eleven patients did not receive any blood products following hospital admission. In patients declared ‘Code Red’ pre-hospital, mean packe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the first 24-h was 10.4 unit (95% CI 8.4–12.3 unit).ConclusionsThe use of simple pre-hospital criteria allowed physicians to successfully identify trauma patients with severe injury and a requirement for blood product transfusion. This allowed blood products to be ready on the patient's arrival in a major trauma centre with the potential for earlier transfusio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116例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镇江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43例;年龄23~96岁,平均(55.1±14.0)岁。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送达医院时的生命体征等。 结果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占全部患者的22.4%,65岁以下患者占78.4%。卒中患者以男性居多(62.9%),城市居多(72.4%)。从卒中症状开始到到达医院的时间平均为27 h(范围为0.5~72 h)。40例患者(34.5%)在症状出现后4.5 h内(窗口期)到达有溶栓能力的医院。患者总体NIHSS为(15.71±7.52)分,出血性卒中患者[(17.54±7.54)分]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4±7.15)分](P<0.05)。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平均GCS评分为(12.12±3.35)分,缺血性卒中为(13.07±2.56)分,出血性卒中为[(11.11±3.80)分](P<0.05)。 结论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治的卒中患者以65岁以下患者为主,男性居多,尽管患者意识水平尚可,但普遍病情较重,而且仅约1/3患者能短时间到达医院。因此,社会、媒体和医疗机构应积极的宣传,使人们提高对危险因素和卒中的认识。急救中心也应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进行急救的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进行院前急救的心脏停搏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观察组患者接受球囊人工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建立通气时间方面有显著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时候,应用球囊或者气管插管的急救方法,在临床效果对比方面相似,但是球囊辅助呼吸建立通气的时间要比气管插管短很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苏州市区院外急救的流行病学分布,为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更好的配置急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苏州市急救中心提取2018年院外急救患者病历资料和前五年的出车量数据,进行出车量和流行病学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外急救出车辆在五年间增长了近2倍,院外急救患者男女比为1.44:1,年龄集中在25~44岁年龄段的青年人群,院外急救一年中的需求高峰在7~8月和12月一次年1月,一天中的需求高峰时段为8:00~8:59和20:00~20:59,年度疾病谱前3位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院外急救的需求量在每日、每月和疾病谱的分布有相对明显的规律,急救中心和有关部门可以此为依据,对急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降低回车率,提升院外急救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王淑文  孙静 《吉林医学》2013,34(19):3765-3766
目的:分析和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科15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107例经院前急救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镇静、脱水降颅压等初步处理后送往石景山医院急诊科就诊,43例自行来院(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7例患者经过院前急救,预后良好率37.4%,植物生存率9.3%,死亡率5.6%;而其余43例患者预后良好率11.6%,植物生存率32.6%,死亡率23.2%。院前急救在争取院内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效果。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大大降低了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对于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预后生存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