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燕霞  姜建国  王茉莉 《中国药师》2009,12(10):1372-1374
目的:建立浊度法测定麦迪霉素片剂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加菌量为1.2%~2.5%(V/V),(37±0.5)℃培养4~5h左右测定。结果:麦迪霉素线性浓度为1.0~3.0IU·ml^-1,r=0.9910,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为2.1%(n=9)。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影响因素较少,可作为测定麦迪霉素片剂效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大网格吸附剂提取麦迪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用大网格吸附剂从发酵液中提取麦迪霉素的吸附与解吸过程的研究,包括吸附剂和解吸剂的选择、吸附与解吸条件的筛选等。结果表明:选用MD-A型吸附剂,在发酵液浓度为1500u/ml左右时,对麦迪霉素的静态吸附容量高达6.7×10~4u/g抽干树脂,比以前报道过的CAD-40吸附剂高出40%左右,动态吸附容量可达1.32×10~5u/g干树脂;所筛选到的酮类洗脱剂其解吸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麦迪霉素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K2HPO4,NH4Cl+NH3和NaOH的10%(v/v)乙醇水溶液中,除0.01mol·L-1以上NaOH液作为支持电解质外,麦迪霉素的伏安波皆为两个峰。峰A相当于它的甲醛基还原波,峰B为催化吸附氢波。溶液pH对两峰有强烈的影响。实验表明伏安波有吸附特性,且不可逆。两峰的ip与麦迪霉素的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分别为3×10-6~3×10-5mol·L-1和1×10-7~4×10-5mol·L-1,检测限为:1×10-6mol·L-1和5×10-8mol·L-1。可应用于麦迪霉素的定量测定。研究了两峰的特性和电极机理,测定了有关的物理常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择用国产液相色谱填料,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分离定量麦迪霉素A_1,同时详尽地进行了色谱可变因素对色谱行为影响的探讨,从而获得较佳地分离色谱条件及满意地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麦迪霉素是链霉菌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发酵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结构相似、性质相仿的同系物,而当菌种或生产工艺不同时,都会使产品中各组分间的比例有明显不同,从而带来一些质量问题。为了考察国产麦迪霉素的质量,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麦迪霉素的条件,选用了日立胶3050柱,以甲醇—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8)(45:55)作流动相,较满意地分离、测定了麦迪霉素。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提高麦迪霉素有效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提高麦迪霉素有效组分A_1作了研究。根据麦迪霉素有效组分A_1与其主要杂质柱晶白霉素A_6结构上的区别,在发酵培养基中流加了能转化为丙酰CoA的前体物质,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流加蛋氨酸,适当调整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玉米粉含量,在不影响效价的情况下,可使有效组分A_1的含量提高8.7%。使用正交设计法,得到最佳条件的组合,使有效分组A_1的含量提高9.7%。流加异亮氨酸、缬氨酸可使有效组分A_1的含量提高13%和10.2%。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论述磁场对麦迪霉素产生菌的磁致诱变效应。在所采用的磁场条件处理下,菌的死亡率在60%以上,正变率范围为2.0%~47.4%,变异率在10%以上。摇瓶初筛,生产能力高于对照菌株的菌株数占过筛菌株数的18.6%,其中生产能力提高30%以上的菌株数占2.8%.  相似文献   
10.
用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国产MDM的二个成分,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其它理化性质的分析,证明是SF-837A1和LeucomycinA6,质谱结果表明,它们都含有碳霉氨基糖,碳霉糖和内酯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