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ckground and aimsTo evaluate the change in circulating serum irisin and interleukin-6 (IL-6),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fter 6 and 12 months of GLP-1 treatment.Methods and resultsEighty-five patients with T2DM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insulin or other hypoglycaemic drugs were added to dulaglutide (N° = 44) and liraglutide (N° = 41) treatment.After 6 months of GLP-1 analogue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MI (p < 0.001), waist circumference (WC) (p < 0.001), fasting blood glucose (p < 0.001), HbA1c (p < 0.001), total cholesterol (p < 0.001), LDL-cholesterol (p = 0.003), triglycerides (p = 0.017), IL-6 (p = 0.045)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erum irisin (p < 0.001) were observed compared to baseline.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compared to the levels at 6 months. The change in irisin from baseline (Δ_irisi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otal-cholesterol (Δ_total-cholesterol) (r = −0.293; p = 0.020), while the change in IL-6 (Δ_IL-6)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WC (Δ_WC) (r = 0.347; p = 0.006).ConclusionsAdditive treatment with GLP1-analogues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serum circulating irisin levels and a decrease in IL-6. The post-treatment change in irisin was correlated with a decrease in total cholesterol, while the change in IL-6 was correlated with a decrease in WC.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同时于睡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0.6 mg,1周后根据患者肠道反应增加至1.2 mg,1次/d。治疗组早餐前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用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37%和9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BMI、IL-6、TNF-α、PAI-1、CysC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降低发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徐欢  胡欣  温玉洁  莫子韶 《广西医学》2015,37(3):341-343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超重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40例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T2DM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连用12周.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12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脂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FPG、2hPG、空腹C肽、HbA1c、B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上述各指标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联素、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例患者平均HbA1c、体重由治疗前的8.6%、74.4 kg,下降至治疗12周后的7.6%、71.1 kg,分别减少了1.0%、3.3 kg. HbA1c下降幅度与患者治疗前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既往使用胰岛素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 治疗期间无低血糖、无胰腺炎及不良免疫反应等发生. 结论 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超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可明显降低体重,改善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AFLD合并T2DM患者90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12周。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hP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使用高分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径变化,记录血管舒张内径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T1)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血管达最大内径所需的时间(T2),计算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R)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 层粘连蛋白(LN)、 IV型胶原(CIV)和 III型前胶原(PIIIP)。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FPG分别为(7.3±1.9)mmol/L对(8.6±1.8)mmol/L,2hPPG分别为(9.8±2.3)mmol/L对(11.4±2.2)mmol/L,HbA1c水平分别为(7.2±1.0)%对(8.3±1.2)%,差异显著(P<0.05);血清TC分别为(4.8±0.9)mmol/L对(5.6±1.2)mmol/L、TG分别为(1.5±0.4)mmol/L对(2.0±0.6)mmol/L、LDL-C分别为(2.0±0.6)mmol/L对(2.9±0.7)mmol/L和HDL-C分别为(1.6±0.3)mmol/L对(1.3±0.2)mmol/L,差异显著(P<0.05);T1分别为(56.1±6.5)s对(62.9±5.8)s,EDR分别为(7.8±1.0)%对(5.2±0.8)%和END分别为(21.3±2.9)%对(17.2±2.5)%,差异显著(P<0.05);血清HA分别为(70.3±9.2)ng/ml对(85.9±10.3)ng/ml, CIV分别为(50.2±0.7)ng/ml对(67.3±0.9)ng/ml和PIIIP分别为(6.2±0.6)ng/ml对(8.3±0.5)n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利拉鲁肽治疗NAFLD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脂代谢紊乱,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新诊断肥胖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筛选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7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6周,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糖基化血红蛋白[对照组:(10.94±1.55)% vs (6.90±0.75)%;观察组:(11.41±1.43)%vs(5.86±0.76)%]、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对照组:(3.40±0.63)vs(2.00±0.35);观察组:(3.38±0.66)vs(1.60±0.54)](P均<0.05),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升高[(对照组:(13.34±4.07)vs(33.56±7.06);观察组:(12.53±3.25) vs (49.88±10.58)](P<0.05);观察组BMI降低[(28.89±1.19) vs(26.58±0.93) kg/m2] (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HbA1 c下降[(6.90土0.75)%vs(5.86±0.76)%]、HOMA-IR [(2.00±0.35)vs (1.60±0.54)] HOMA-β升高[(33.56±7.06)vs(49.88±10.58)](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升高[(72.1%vs81.6%)](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新诊断肥胖T2DM可明显降低血糖和体重,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陆菊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22(11):1054-1056
肥胖不仅是T2DM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且在已患有T2DM的患者中,超重或肥胖可明显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有效的体重管理不仅可改善血糖控制,同时有可能减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利拉鲁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有效控制体重,为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本文就T2DM患者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及利拉鲁肽在体重管理方面的优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张健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12):1145-1148
T2DM不仅存在高血糖,且往往合并肥胖、IR、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使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理想的糖尿病管理不应仅局限于血糖的控制,更应全面管理各项危险因素.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利拉鲁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有控制体重,改善血脂,降低SBP等多重益处,为T2DM患者早期及长期的管理提供更理想的选择.本文就T2DM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利拉鲁肽在心血管保护效应方面的优势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 利拉鲁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利拉鲁肽的降糖效果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众多药物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目的 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CNR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多态性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0例早期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进行治疗,治疗16周后测量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患者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 mRNA的表达测定。结果 治疗16周后患者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230例患者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098,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0)。治疗16周后,GA/AA型患者BMI、FPG、HbA1c水平均低于GG型(P<0.05)。GG型和GA/AA型患者治疗16周后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 mRNA表达分析显示,GG型患者CNR1 mRNA表达水平高于GA/AA型患者(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恶心呕吐、低血糖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在早期T2DM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GA/AA型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利拉鲁肽对T2DM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彭玉凤  柴芳  周祥富  冯建燕 《西部医学》2020,32(10):1538-1541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细胞介素18(IL 18)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降糖方案。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胰高血糖素、C肽、空腹血糖、HbA1c、总胆固醇水平、NLRP3 mRNA、IL 1β、IL 18及HOMA IR、HOMA β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HbA1c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30min、60minC肽及AUC C肽显著增大,30min、60min、120min胰高血糖素及AUC 胰高血糖素显著下降;两组NLRP3 mRNA、IL 1β、IL 18均显著性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OMA IR均显著性降低,且观察组HOMA IR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OMA β均显著性升高,且观察组HOMA β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抑制NLRP3激活减小IL 1β、IL 18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在改善棕榈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保护效应.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不同浓度棕榈酸处理诱导细胞氧化损伤,观察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和(或)利拉鲁肽对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OS)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上清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25和0.50 mmoL/L棕榈酸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125±17)%、(189±8)%比100%,P<0.05],上清NO水平降低[(89.9±6.2)%、(79.8±4.8)%比100.0%,P<0.05];二甲双胍(0.5 ~ 1.0 mmol/L)和利拉鲁肽(10 ~ 100 nmol/L)单独应用后,可使0.50 mmol/L棕榈酸所致的ROS产生增加和NO产生减低作用下降;低剂量的二甲双胍(0.1 mmol/L)或利拉鲁肽(3 nmoL/L)单独应用对0.5 mmol/L棕榈酸的作用均无明显的影响,但两者联合则可减低上述作用:两者联合组与棕榈酸组相比,ROS水平降低[(158±31)%比(250±27)%,P<0.05],NO水平增加[(91.7±30.6)%比(82.3±5.0)%,P<0.05].结论 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在改善棕榈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