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1~2 ml+生理盐水3~8 ml稀释后,行血管瘤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限,1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观察2周,视瘤体颜色及硬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直至瘤体开始变硬萎缩为止,平阳霉素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近两年来,用该方法治疗1~8个月龄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36例,其中颜面部24例,胸部3例,背部2例,上肢5例,足2例;草莓状血管瘤30例,混合型血管瘤6例。血管瘤最小面积0.6 cm×1.2 cm,最大面积23.0 cm×12.0 cm。结果1次注射治愈2例,2~3次注射治愈25例,4~5次治愈9例,其中局部坏死1例(为足背足底大面积草莓状血管瘤),经换药及手术愈合。随访6~19个月,未见复发,除1例遗留瘢痕外,其余全部无瘢痕愈合。有效率达1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增生期血管瘤首选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观察儿童自身免疫病患者 (以SLE为代表 )在应用地塞米松 2 4h前后细胞凋亡情况 ,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进行了检测。方法 应用最新的AnnexinV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结果 儿童SLE初发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 (2 .36 6± 1.5 34% )明显低于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2 4h后的患儿 (10 .6 96±2 .830 % )及同年龄段正常儿童 (12 .4 95± 2 .4 78% ) ;而后两者相比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SLE活动期患者经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以后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其可能的机制为固醇类激素通过激活促进凋亡基因 ,从而促进大量淋巴细胞凋亡 ,使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0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及类似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喜炎平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常规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发热和肢体抖动或惊跳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跳或肢体抖动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防止患者进展为危重症,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将ITP患者分为四组 :Ⅰ组 (丙球 )、Ⅱ组 (丙球 +地塞米松 )、Ⅲ组 (地塞米松 )、Ⅳ组 (强的松 )。结果 Ⅰ~Ⅱ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较Ⅳ组明显缩短 (P <0 .0 1) ,Ⅰ、Ⅱ组血小板上升峰值、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Ⅳ组 (P <0 .0 1)。Ⅲ组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长于Ⅰ、Ⅱ组 ,其上升峰值亦显著低于Ⅰ、Ⅱ组 ,但其止血时间、有效率与Ⅰ、Ⅱ组无显著差异 ,且明显优于Ⅳ组。结论 对于小儿特发性ITP尤其是血小板过低 (<2 0× 10 9/L)易致危及生命的出血 ,首选静滴丙球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而对于血小板较低但全身症状不严重且经济困难的患者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早产的临床处理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1997.、-2000.8在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114例,比较破膜24小时内分娩和破膜≥24小时分娩者产妇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早产儿的死亡率。结果:经抑制宫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破膜≥24小时分娩者30-34周早产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应适当延长胎龄,应用地塞米松、抗生素,适时分娩。  相似文献   
6.
李志晋  詹丽英  胡俊  郑闽  徐燕琴  马春曦 《江西医药》2013,48(5):386-387,396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凋亡状态,并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3组,各15只,模型组及实验组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作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肠作为对照,分离各组大鼠PBL及LPL,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实验组的PBL及LPL再经Dex作用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LPL在PHA刺激培养72h后凋亡率(5.89±0.65)%较正常组(17.14±1.95)%明显降低,PBL凋亡率(5.28±0.43)%较正常组(6.34±0.7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PBL(10.85±1.04)%及LPL(15.89±0.65)%凋亡率较模型组增高。结论 UC鼠LPL凋亡减少,而PBL无明显凋亡异常,LPL凋亡减少可能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有关,地塞米松通过促进LPL凋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B6对地塞米松诱导大鼠腭裂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生素B6(VitB6)是否有预防腭裂发生的作用。方法 在妊娠第14、15天给予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致畸的孕鼠肌肉注射10mg/kg体重VitB6,比较其胎鼠与单纯以DEX致畸胎鼠的腭裂发生率及腭裂类型构成。结果 实验组胎鼠的腭裂发生率及腭裂类型构成。结果 实验组胎鼠腭裂发生率(32.35%)显著低于单纯以DEX致畸的对照组胎鼠(64.52%),畸形的程度亦有所减轻。结论 DEX致畸前及致畸同时补充足够的VitB6能显著减少大鼠胚胎的腭裂发生率,并减轻了畸形的程度。提示VitB6对预防腭裂畸形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内对控制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白内障患儿行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4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另34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d3、d、7d房水混浊及纤维蛋白渗出及纤维膜形成情况。结果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组房水混浊程度及纤维蛋白渗出及膜形成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使用过程中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用于儿童白内障控制术后炎症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甲酸(RA)、地塞米松(Dex)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在诱导生长激素(GH)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胚胎垂体细胞,将RA(10-6mol/L)、Dex(50 nmol/L)和GHRH(10-7mol/L)单独或联合应用6 d,诱导大鼠胚胎垂体细胞分化,利用免疫组化检测GH阳性细胞百分比,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培养液的上清液中G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应用RA显著增加GH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GH的含量(P<0.05),而单独应用Dex和GHRH均无此作用(P>0.05);RA诱导4 d后,再加入Dex诱导2 d,其诱导效应较单独应用RA明显增强(P<0.05),而加入GHRH则不起作用(P>0.05);RA和Dex联合诱导4 d后,再加入GHRH诱导2 d,其诱导效应较RA和Dex联合诱导明显增强(P<0.01)。结论RA能够促进GH细胞的早期分化,Dex和GHRH则不能;RA能够与Dex、GHRH发挥协同效应,诱导GH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在慢性青光眼手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在慢单或慢闭术前应用对术后眼部炎症抑制情况。方法 对54例90眼慢单或慢闭患者,术前口服地塞米松1.5mg,每6小时1次,共4次,然后行巩膜瓣下咬切术,另78例126眼术前不用地塞米松作对照组。结果 术后2周内地塞米松组眼压控制及视力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炎症反应显著较轻。结论 慢性青光眼术前用地塞米松可减轻术后眼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