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素提取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葛根素提取率为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两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图,确定较优参数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88(W/V),提取时间为150 min;二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977,提取率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59%。结论: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该工艺可用于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齐墩果酸乳铁蛋白纳米粒的处方,并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和体外溶出行为考察。方法:以乳铁蛋白浓度、pH值和药辅比为考察因素,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多项式回归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优处方并验证,对所得纳米粒制剂进行透射电镜及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各项指标均以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度最高(R2>0.98)且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所制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03.4±8.3) nm,Zeta电位为(27.1±2.3) mV,包封率为(92.6±3.2)%;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粒外观呈类球形;与原料药相比,纳米制剂溶出速率显著提高。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齐墩果酸乳铁蛋白纳米粒的处方优化筛选,并为进一步的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以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确定欧前胡素脂质微球(ILM)的最佳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平均粒径、PDI、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考察蛋黄卵磷脂用量、泊洛沙姆用量、大豆油占油相总量的百分比对ILM制剂性质的影响。用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评价指标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按照优化出来的处方制备ILM,对其常规的质量评价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蛋黄卵磷脂1.5 g,泊洛沙姆188 0.35 g,注射用中链脂肪酸甘油脂(MCT)10 g,优化处方各指标和目标值接近。按照优化的处方制备出来的ILM的平均粒径是(165.00±0.22)nm,PDI为0.058±0.070,Zeta电位为(-30.10±0.13)m V,包封率约为90.09%,载药量为1.0 mg/m L。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脂质微球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优化后的ILM符合药剂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野扇花颗粒,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完成制剂初步药效学研究。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CCD)-效应面法优选野扇花颗粒制备工艺,同时观察制剂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小鼠热板痛阈、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野扇花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料液比为1∶12,提取2次,每次120 min,制剂可显著降低应激性胃溃疡小鼠溃疡点数,可显著延长小鼠热刺激性疼痛的潜伏期,可显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结论:通过CCD效应面法优选得到的野扇花颗粒制备工艺预测性好、合理可行,同时制剂具有抗胃溃疡、镇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方法:以药物基质比、泊洛沙姆188和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自变量,溶出T50、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运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根据效应图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19,为最终拟合模型;拟合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方法 以滴距、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为自变量,以丸重变异系数、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再根据效应图优选最佳条件。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1,为最终拟合模型;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CCD-RSM)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同时分离纯化垂盆草复方中的总黄酮、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上样药液的浓度、洗脱液乙醇浓度和洗脱液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解吸附率、总皂苷解吸附率、总黄酮纯度、总皂苷纯度及总评归一值(OD)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方程式,根据最佳模型描绘效应面,再根据效应面优选纯化工艺参数。结果:二次多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效应面优化的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药液浓度3mL/g(药液/饮片),洗脱液乙醇浓度80%,洗脱液用量7倍柱体积(BV),2种有效部位的总纯度达60%以上,验证实验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CD-RSM法用于同一工艺条件下同时纯化垂盆草复方中2种有效部位的优化,模型预测性良好,实验设计有较高的可靠性,得到的工艺条件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并优化大七厘散中多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升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HPLC多波长切换法建立大七厘散中柚皮苷、人参皂苷Rg1、血竭素高氯酸盐、大黄素、大黄酚5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CCD-RSM),优选出含量测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及方法学评价。结果 大七厘散多指标含量测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加入量40 mL,甲醇体积分数75%,超声提取时间25 min,测得样品中柚皮苷、人参皂苷Rg1、血竭素高氯酸盐、大黄素、大黄酚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4,2.80,1.33,0.26,0.29 mg·g-1,且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75%~100.01%,RSD为0.98%~1.94%。结论 CCD-RSM优化的大七厘散多指标含量测定提取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预测性良好,方法可行;采用HPLC多波长切换法建立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胡玉飘  崔秀明  张泽君  陈丽娟  于未博  熊吟 《中草药》2018,49(13):3009-3016
目的优化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通过失效模式分析(FMEA)筛选纯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以皂苷类成分的回收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选。实验中以5个主要影响因素(上柱液质量浓度、上样体积、水洗体积、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洗脱体积)考察了熟三七皂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结果以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工艺,优化工艺为当上柱液质量浓度为11.22 mg/mL,上样体积为4.97 BV,水洗体积为2 BV,乙醇体积分数为70%,乙醇洗脱体积为3.31 BV时,可获得最大的皂苷回收率(82.81%)和皂苷质量分数(77.24%)。结论优化的纯化工艺简单、稳定,熟三七皂苷类成分回收率和质量分数均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天宁滴丸制备工艺。方法 以PEG6000和棕榈山梨坦(司盘40)为联合基质,以药物的质量分数及PEG6000质量分数为自变量,以丸重差异、溶散时限以及一定时间的阿魏酸溶出度为因变量,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再根据效应图优选最佳条件。结果 二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70,复方天宁滴丸最佳处方为药物质量分数23%,PEG6000质量分数47%,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复方天宁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