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6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度认知损害向老年性痴呆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向痴呆自然转化过程及多奈哌齐对转化的干预影响.方法 总结98例MCI患者情况,将服用多奈哌齐和未服用任何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遗忘型MCI(aMCI)及非aMCI患者按年龄、性别、认知减退程度及ApoEε4携带情况分层配对研究,分析各组向痴呆转化率以及MMSE、阿尔茨海默病(AD)评定量表(ADAS-Cog)和aMCI组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变化.结果 由aMCI向AD转化率,服用和未服用多奈哌齐组于1年时分别为15.1%和8.3%(P<0.05),2年时分别为24.2%和12.5%(P<0.01).由非aMCI向AD转化率,服用和未服用多奈哌齐组,于1年时分别为13.0%和5.5%(P<0.05),2年时分别为21.7%和16.6%(P<0.05).服用多奈哌齐6个月时,aMCI组MMSE提高(0.1±1.3)分,对照组下降(0.3±2.4)分;ADAS-Cog下降(1.4±4.7)分,对照组升高(0.03±4.55)分;WMS-R改善(4.8±4.1)分,对照组下降(3.7±5.2)分,治疗组与自然病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可维持1~2年.多奈哌齐还能延缓携带ApoEε4的MCI患者向AD转化,但与自然病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有待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观察.多奈哌齐对认知相关区脑萎缩有减缓趋势.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多奈哌齐能推迟MCI向AD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指导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病人输注异丙酚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输注0.2μg·kg-1·min-1瑞芬太尼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Ⅰ组通过监测AAI调节异丙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30以下,Ⅱ组根据病人血压及心率调节异丙酚输注速率,每5分钟增减0.01 mg·kg-1·min-1异丙酚。记录气腹前(T1)、气腹后(T2)、分离胆囊(T3)、腹腔冲洗(T4)、手术结束(T5)时2组的血压、心率、AAI和输注异丙酚的速率,同时记录2组异丙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术毕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2组各时间点A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输注异丙酚速率以及总用量减少(P<0.05)。术后24 h随访病人均无术中知晓。结论AAI指导全凭静脉麻醉输注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可较好的控制麻醉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避免病人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3.
汪南华  王锐  冷宗康  彭司勋 《药学学报》1990,25(12):920-925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Barret等首次报道了乙二醛二缩氨基硫脲(Ⅰ)的抗疟活性。Klayman等研究了缩  相似文献   
4.
两种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67  
目的 比较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血浆浓度组(P组)和效应室浓度组(E组)。设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4 μg/ml和2 ng/ml。观察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s)的变化。术中调整两药靶浓度保持AAIS低于20。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和AAIs的恢复。结果 E组意识消失的时间[(0.45±0.10)min]明显短于P组;此时两药的用量也明显高于P组。两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但降低程度相似,且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AAIs在意识消失时P组为41±22;E组49±16:但插管时均在20以下。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P<0.01)。两组的插管评分、麻醉质量评分相似。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Aldrate评分及手术结束时疼痛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血浆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靶控效应室诱导时间更短,且无明显心血管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2,4-二氨基-5-取代苯胺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维璋  严兵  李仁利 《药学学报》1987,22(7):541-544
在嘧啶类化合物中,以2,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较强。甲氧苄胺嘧啶(TMP)已作为磺胺类药物及某些抗生素的抗菌增效剂广泛用于临床。为了寻找抑酶活性或对细菌选择性抑制作用比TMP更强的化合物,对2,4-二氨基-5-取代苄基嘧啶类的苯环上取代基的改造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这类化合物抑酶活性的构效关系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这类化合物中嘧啶环与苯环间的桥键次甲基的改造则报道不多。为了  相似文献   
6.
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总被引:252,自引:4,他引:248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名受试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芬太尼(2.5μkg诱导,0.03μg·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试验组使用静脉瑞芬太尼(2μg/kg诱导,0.2μ·kg-1·min-1维持)复合吸入66%氧化亚氮麻醉。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有:手术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心率、流泪、麻醉质量。安全性的观察指标有:血压和心率、麻黄碱、阿托品、纳洛酮、乌拉地尔的使用量、手术失血量、心电图变化、术前和术后48 h内血中ALT、AST、肌酐、尿素氮、停止麻醉到可以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前的PETCO2或PaCO2、停止麻醉(关闭氧化亚氮)后呼唤名字可以睁眼时间、术后送往麻醉恢复室或ICU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本试验剂量下,药效作用相似,但镇痛作用瑞芬太尼强于芬太尼,停止输注后其作用消退快于芬太尼。结论 国产瑞芬太尼用于全麻可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具有与芬太尼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n=10):芬太尼组(Ⅰ组)、小剂量瑞芬太尼组(Ⅱ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组(Ⅲ组).麻醉诱导: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然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0 μg·kg-1·h-1;Ⅱ组和Ⅲ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然后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1·min-1.3组静脉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后3min开始TCI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0 μg/ml,逐渐递增至2.0 μg/ml.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后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期间血压最低值时(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2 min(T4)及插管后5 min(T5)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并于上述时点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记录诱导期间低血压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各组T1,2时HR和MAP均降低,Ⅱ组T3时HR和MAP升高,Ⅲ组T4时MAP降低,Ⅰ组和Ⅱ组T2-4时S(v)O2升高(P<0.05);3组间各时点CVP、PCWP、CI、LVSWI和S(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0 μg/ml)时,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负荷剂量后,持续静脉输注0.5 μg·kg-1·min-1麻醉诱导时血压和HR下降适度,可较好地抑制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5):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2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在30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 15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术中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45~55。2组于切皮前开始降压,R组和N组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7μg·kg~(-1)·min~(-1)、硝普钠0.5~6.0μg·kg~(-1)·min~(-1),使MAP降低到术前基础值的70%左右(60~70mm Hg)并维持至术毕。分别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控制性降压前即刻(T_0)、控制性降压20min(T_1)、40min(T_2)、术毕(T_3)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乳酸(Lac)浓度,同时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开始降压至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降压诱导时间)、停降压药后MAP恢复至基础值的时间(MAP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结果与N组比较,R组降压诱导时间、MAP恢复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及La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2)时HR降低,出血量减少(P<0.05或0.01);N组有5例患者发生反射性心动过速,需使用艾司洛尔,T_3时有2例患者发生反跳性高血压,2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结论异丙酚复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7μg·kg~(-1)·min~(-1)控制性降压可控性好,降压及恢复平稳,且血液保护作用优于硝普钠。  相似文献   
9.
The effect of biphenyl dimethyl dicarboxylate (PMC) on the cellular and nonspecific immunosuppressions by ketoconazole (KCZ) was investigated in ICR mice. PMC at a dose of 6 mg/kg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to mice daily for 14 consecutive days. KCZ was suspended in RPMI 1640 medium and orally administered at 160 mg/kg/day 2 hr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PMC. Immune responses of the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reaction to sheep red blood cells (SRBC), phagocytic activity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DTH reaction to SRBC was enhanced to normal level by the combination of PMC and KCZ,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of KCZ alone. In the combination of PMC and KCZ, as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KCZ alone,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activities of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and phagocytes along with circulating leukocyt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MC shows a significant restoration from the immunotoxic status induced by KCZ.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穿心莲内酯硝甲基衍生物.方法利用Michael加成反应机理,将硝甲基基团引入到穿心莲内酯的分子结构中,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酯化反应.结果合成了16个新的穿心莲内酯硝甲基衍生物,这些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数据确证.结论化合物Ⅰ1~Ⅰ16显示出不同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