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慢性肾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单盲法分成2组,贝那普利组完成观察35例,对照组完成观察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激素或激素加环磷酰胺,或仅用潘生丁、保肾康等一般治疗。贝那普利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开始以10mg/d,1周后加至20mg/d,2周后加至30~40mg/d,分2次口服,疗程24周。结果贝那普利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0例,部分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部分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67±1.32)g,治疗后为(0.67±0.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74±1.29)g,治疗后为(0.94±0.7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王晖  金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45-2246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左室肥厚逆转效应。方法:6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和苯那普利组,分别服用缬沙坦80mg/d~160mg/d,苯那普利10mg/d~20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降压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应用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后均有显著的降压和逆转效应。缬沙坦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未见干咳现象,苯那普利组干咳发生率8.5%。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效应明显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将116例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奥美沙坦、氢氯噻嗪早8:00口服治疗,持续3周;对照组予以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早8:00口服治疗,也持续3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量记录血压,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超声观察心脏肥大情况。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降压疗效和抑制心脏肥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前者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奥美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疗效,且能够减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7例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血压被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同时测定肾功能、血糖、血钾。结果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收治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观察其血压、心率及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8、6.53、3.42,P均〈0.05)。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的LVD、IVST、LVPWT和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E/A比值则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1、3.49、3.18、3.54、5.42、2.71、2.18、4.22,P均〈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能逆转LVH.明显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对收缩功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钙拮抗剂非洛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轻、中度 EH患者随机使用非洛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 1年 ,使血压降至目标血压 (<1 4 0 /90 m m Hg,1 mm Hg=0 .1 33k Pa) ,用超声和核素门控血池对比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服药 1年达到目标血压的 80例患者均可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有关指标 :E波速率、E峰减速度和左室峰充盈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而 A峰有关指标明显减低。结论 :长期服用非洛地平或苯那普利均可使 EH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逆转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苯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病人左室肥厚 (LVH )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有LVH病人 112例随机分为A组 (伊贝沙坦 150mg/d ,3 8例 )、B组 (苯那普利 10mg/d ,3 7例 )和C组 (伊贝沙坦 150mg/d ,加苯那普利 10mg/d ,3 7例 )。治疗 3周时若血压≥ 160 / 95mmHg ,则伊贝沙坦和苯那普利剂量分别增加 1倍。总疗程共 6个月 ,治疗前后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 ,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①三组均能显著降低LVMI(P <0 0 1) ,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更为显著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②三组治疗前 2 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后 2 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 ,但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均能逆转EH病人LVH ,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 ,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9.
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6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贝那普利,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同时测定肾功能、血糖、血钾。结果:治疗12周后,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联合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左室肥厚的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0mg/d~20mg/d为期半年,前后做彩色超声心动图。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方法。结果:左室肥厚患者经贝那普利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下降(P<0.05),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更明显下降(P<0.01)。结论:贝那普利可使左室肥厚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