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东菱迪芙(DF-521)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DF-521组)静脉点滴东菱迪芙首次1OBU,隔日给5BU,连用4次一个疗程;对照组静滴葛根素400mg,每日1次,10天一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O.01).两组之间治疗后血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显著差异(P<O.01).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爆震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爆震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DF-521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用DF-521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爆震性耳聋的临床有效率及DF-521组病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59.26%(P<0.05),DF-521组病程<7d者与病程>7d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F-521治疗爆震性耳聋疗效显著,临床强调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3.
耿赤子  魏建朝 《安徽医药》2015,36(12):1467-146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使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脑血管储备(CVR)的影响.方法 根据发病时间以及治疗方法,12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A组(29例,发病12 h以内开始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33例,发病12 h以后开始常规治疗)、治疗A组(29例,发病12 h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B组(32例,发病12 h以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增加值(MFV1-MFV0)、CVR、动脉指数(PI)及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量Δ(MFV1-MFV0)、ΔCVR、ΔPI.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SSS评分、MFV1-MFV0及CVR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I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A、B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相应对照组(P<0.05);治疗A组Δ(MFV1-MFV0)、ΔCVR、ΔPI高于治疗B组相应指标(P<0.05).结论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CVR.早期使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VR功能改善作用较为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隔日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2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BI指数,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亲环素A(CyPA)、和肽素(CP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流速差值(DVp、DVm),及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和BI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MoCA、SF-36、ADL和BI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O1、MCP-1、Cy PA、CPP、GFA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HO1、MCP-1、CyPA、CPP、GFA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Vp、Vm均增高(P0.05),DVp、DVm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T、WBV、FIB及PV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机体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凝酶术前给药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择期全麻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年龄60岁~75岁,体重45 kg ~75 kg.术前1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4 000单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注射用血凝酶组(H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切皮前10 min,H组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单位(5ml生理盐水稀释),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记录术毕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术后第5d通过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 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分别为(629±97) ml和(273±87) ml,H组分别为(312±79) ml和(213±74) ml.与C组比较,H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术后24h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积压分别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及术后24 h凝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3%和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注射用血凝酶术前给药能减少低分子肝素抗凝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并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为10 B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隔日1次,维持剂量为5 BU/次,每次给药时间1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听力阈值、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2%和9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0.5、1、2、4 k 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值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可短期内消除患者耳周感觉异常、头晕等症状,有效调节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平衡,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巴曲亭与低分子肝素的相互作用,观察巴曲亭用于骨科低分子肝素抗凝全髋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按照1 ∶ 1 比例纳入ASAⅠ~Ⅲ 级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240 例,试验组(低分子肝素+巴曲亭组)120 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12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检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 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 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彩超检查,并记录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最终试验组119 例、对照组120 例纳入数据分析。试验组术中出血量(422.6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667.67 ml)(P<0.01),两组患者术毕PT、APTT均较给药前有所延长(P<0.01),红细胞(RBC)、Hb、红细胞比容积(Hct)、血小板水平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天下肢多普勒彩超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不良事件,且实际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中使用巴曲亭不受低分子肝素的抑制,且安全有效,术前5~10 min静脉注射2 U可明显减少患者出(渗)血量。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与肠溶阿斯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文著 《河北医学》2006,12(1):49-50
目的:巴曲酶与肠溶阿斯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105例TIA病人分两组(A组与B组),A组在肠溶阿斯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病人3个月内,6个月内TIA复发情况及纤维蛋白原变化。结果:B组复发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纤维蛋白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巴曲酶对TIA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肠溶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9.
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JNK和E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胞外信号调节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K和JNK的活性,同时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梗死体积比、凋亡细胞数。结果东菱迪芙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JNK蛋白的活性,上调ERK蛋白的活性,并降低梗死体积、坏死和凋亡细胞数。结论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JNK凋亡通路、促进ERK生存通路,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观察巴曲酶对bFGF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上治疗D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成模后2m和3m时腹腔注射巴曲酶进行干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双重检测bF-GF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DM造模后2m时坐骨神经中bFGF的含量明显减少,且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巴曲酶治疗后bFGF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中bFGF表达减少可能参与DPN的发病机制。巴曲酶对DPN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对bFGF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