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14年1例初诊为河南省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明确其感染来源。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采用厚薄血膜吉氏染色法、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法和巢式PCR法检查患者外周血液,并对其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于2013年5月至缅甸停留约1周,同年6月发病,确诊为间日疟,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疟原虫转阴,症状消失。CSP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的血样扩增出的CSP序列的中央重复区完全一致,与缅甸分离株(Gen Bank登录号为ABS95455和ABS95456)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1%和100%,与2个河南分离株HN3和HN7(登录号为KP888996和KP889000)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8%和67.1%。推测该病例为输入性间日疟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京市六合区间日疟发病率由1986年的76/万(4815/630281)下降至2004年的0.1/万(7/680568),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成为疟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应用圆形分布理论推算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工作的最佳时间,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疟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脑型疟是找县山区常见的危重急症,如果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恰当,就会致残或致命。1978—1988年,我院共收治83例脑疟患者,76例治愈,7例死亡,现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林敏  张仁利  高世同 《热带医学杂志》2004,4(3):253-254,267
目的 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方法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以PUC19质粒T载体构建重组子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 间日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为341bp;阳性克隆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插入片段为341bp,与Sal I株顺序相比,仅在第151位处缺失一个碱基C。结论 成功克隆了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该序列在间日疟原虫虫株间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1份经镜检确诊的产是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产啊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病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测中,在山东采集的310份四热病人血和245份流动人口血,应用于探针检测,未出现阳性结果,经镜检复核,结果相符,在安徽省滁州市采集352份病灶点人群血,有28份出现了阳性,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来自不同疟疾疫区——长沙、上海、郑州、武汉四地区的中华按蚊,分别以羊膜饲血法感染湖南慈利或湖北沔阳两地区的间日疟原虫,交叉对比其易感性。七次实验共解剖饲血蚊541只。实验结果显示:以腺感染率和阳性腺指数为主要指标,四地区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易感性基本相似:两地区间日疟原虫对中华按蚊的感染力也大致相同。并讨论了可能影响人工感染率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间日疟流行区,收集8~9月份60例间日疟病人血清作免疫球蛋白浓度和荧光抗体测定。结果在发病初期人群已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药物治疗后15~25天,IgG和IgM浓度,抗体滴度均急剧下降。此后,IgM和IgG浓度持续上升,出现比第一次更高的峰。后者提示患者仍在不断地接受新的疟原虫抗原刺激。而在发病后15~25天,IgG、IgM、IgA浓度和抗体均处于低水平时期,这为治疗后残存的疟原虫再燃或疟原虫重复感染提供了机会。并进一步证明疟疾的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荧光抗体检查会出现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们收治1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 ,其原虫形态及临床症状与国内间日疟相同 ,但短期内反复发作 ,不能治愈 ,较为少见 ,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梁某 ,男性 ,50岁 ,广西南宁市人。该患者分别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6月 ,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两次到缅甸佤城从事淘金。据详细询问病史 ,患者在缅甸淘金期间 ,曾出现发冷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并在当地服用过抗疟药 ,具体药物不详。患者于2001年6月从缅甸返回后 ,曾到南宁市卫生防疫站查血并接受氯喹、伯喹治疗 ,症状得到控制。患者2002年5月第2次从缅甸回来后 ,于6月6日自感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