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486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9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4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感毒清咽痛方治疗普通感冒咽痛(气虚犯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普通感冒咽痛(气虚犯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感毒清咽痛方,3次/d。对照组采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商品名:仁和可立克),1粒/次,2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咽部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探讨正虚感毒和普通感冒的相关性。结果:在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疗效方面:试验组经治疗后愈显率55.17%,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愈显率14.29%,总有效率67.86%(P<0.05)。两组治疗后咽部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但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感毒清咽痛方具有扶正祛,益气解毒,清热利咽的功效,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改善普通感冒咽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老年肺炎治疗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病情往往复杂多变,尤其需要对患者症状仔细甄别。本案为陈旧性脑梗、白细胞减少的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以午后至次日清晨发热、口干欲饮水、小便自利为主症,辨证属心气不足证,以扶正祛为原则,以补养心气,透热除为主要治法,以清热散为主方,临床获得良效。该案显示老年肺炎多属正虚恋、心气不足一类特殊证型,清热散加减是治疗该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
公英土苓汤治疗盆腔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银 《四川中医》2005,23(2):68-68
目的:观察公英土苓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公英土苓汤(蒲公英、土茯苓、焦黄柏、丹参、薏苡仁、炒苍术、炒白术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治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公英土苓汤对湿热蕴积下焦、侵袭胞宫所致的盆腔炎具有清利湿热、排除毒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我们用扶正祛方治疗正虚恋型聚星障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52例(58眼),均为门诊观察患者,其中男35例(39眼),女17例(19眼);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3个月;复发病例19例,复发次数最少1次,最多5次。曾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C及消炎痛等,肌注干扰素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病毒唑眼药水滴眼,效果不明显。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①干涩畏光,刺痛模糊。②常有外感风热或眼部外伤等诱因。③角膜星点翳障,或聚或散,或连缀成片,形如树枝状或如地图状。④病变角膜知觉减退。⑤角膜荧…  相似文献   
5.
中风毒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诸病源侯论》论毒篇幅之多,明目之清,发前人所未发,打破传统束缚,注重临床实际。如其提出毒判断要以阴阳为纲;毒向内为病重,向外为病轻;赤白为轻,青紫黑为重;过肘膝为重,以及伤肠胃心肝脾肾均有不同的症状特征,提示了六淫从化于毒,毒与六淫有不同表现等问题,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景仰山先生“花柳病论”探析辽宁中医学院(110032)董克伟沈阳东陵区中医院佟方伟指导孙圣麟沈智群【关键词】景仰山花柳病毒五室散景仰山先生(沈阳人,生于1855年,卒年不详)之《景氏医书二种》(关东印书馆排印,1923年)对花柳病之论术可谓精当。从...  相似文献   
8.
9.
属性之争,由来已久。近十年来争议时起。各自引经据典,参以临床,据理相争,然终难定论。令裒其要,综述如下。各自立论的依据 (一)属阳说。持此观点者多从以下几个方面立论。1、从“燥”字本义解。取燥《说文》“燥者干也”和《易经》“火就燥”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气是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痛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