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崔世海 《当代医学》2004,10(11):38-39
走进北京博爱医院社工科办公室的时候,马洪路正在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谈心,语重心长的话语、和蔼可亲的微笑消除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像一对彼此熟知的老朋友在聊天。当了十几年的社工科主任的马洪路虽然刚退居二线,但仍一如既往活跃在医院的社工作中,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业设计的康复代步器分析及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国永久或暂时性需要代步辅助的人群数量居世界首位,康复代步器对于这些人群的身体恢复、生活质量乃至精神状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康复代步器领域的发展规划,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资料来源:上海市残联、上海轮椅厂提供的最新第一手基础数据资料。同时计算机检索IEL数据库1997-01/2005-05期间的文章,检索词为“Rehabilitation Devices,Wheelchai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7-01/2005-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康复器械,轮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并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国内外新型康复代步器械的研究。②有关中国残障需求情况的研究。排除标准:①陈旧的资料。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7篇有关康复器械、轮椅及残障需求分析的文章,其中23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国内代步辅助需求调研:由于先天残疾、事故、疾病或者高龄等原因,我国需要轮椅的人数超过1500万,位居全球各国的首位,其中肢体残疾人数为1122万:约占总数的3/4。②国外康复代步器研究:西班牙研制的SIAMO智能轮椅采用呼吸实时驱动;日本革新的能够上下楼梯的康复代步器;美国开发的拥有3种运动模式的六轮自平衡康复代步器。③康复代步器领域展望:提供更多尺寸、更多品种、更多功能、更多档次的康复代步器。结论:依据“以人为本”的工业设计理念,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康复代步器的发展情况,由国内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在充分调研和建立残障人士基础数据库的平台上,运用以模块化为核心的数字设计制造技术,走出一条自主的设计制造的系列化、通用化、集约化康复代步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于截肢的患者来说,轮椅是在长、短不同时间内,帮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回归社会的重要工具.市面上出售的轮椅有40多种不同规格、型号.如何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轮椅呢?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规范化的轮椅技能训练与常规护理/康复在改善患者日常轮椅使用水平和生存质量方面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Google Scholar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轮椅技能训练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月,分别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和RevMan 5.3软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3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天—8周的干预后轮椅技能训练组患者日常轮椅使用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康复组[SMD=1.04, 95%CI (0.39, 1.68), P=0.002],但关于轮椅使用自信心、轮椅参与度、使用满意度、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指标,由于缺乏充足的RCT,尚不能进行Meta分析。结论:3天—8周的轮椅技能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日常轮椅使用水平,但鉴于其较高的临床异质性和GRADE系统推荐分级,我们可以谨慎推荐应用在临床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中,提高康复治疗师临床指导能力,提升患者日常生活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轮椅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种,主要用来辅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是对他们弱化的机体功能的一种补偿。智能轮椅在作为代步工具的同时又可以使用携带的机器手臂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能力,找回自立、自尊的感觉,重新融人社会。因而,智能轮椅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18年前,因突发风湿性心脏病,郑立华从三尺讲坛走进了医院病房,经过多年住院治疗,虽然控制住了病情,却落下了左半身偏瘫。走进郑立华位于浙江省慈溪市的家中,只见窗明几净,丝毫不像家有久病之人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移动式悬吊牵引轮椅在脊柱侧凸患者术前牵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床尾悬吊牵引法,观察组采用我科自制的可移动式悬吊牵引轮椅(专利号:ZL201820201375.8)进行悬吊牵引,比较2组悬吊局部皮肤异常情况、牵引耐受时间、治疗依从性、牵引治疗后Cobb角改善度数。 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发生皮肤异常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24.554,P<0.001),牵引耐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8.914,P<0.001);遵医嘱完成全程牵引治疗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39.790,P<0.001);悬吊位Cobb角改善度数大于对照组(t=3.282,P=0.027)。结论 可移动式悬吊牵引轮椅应用于脊柱侧凸患者术前牵引,可减少牵引对患者皮肤的损害,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悬吊位Cobb角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脑机接口的智能轮椅系统,该系统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实时提取脑电信号,并产生控制信号,信号传输速率高、分析速度快。同时该轮椅采用了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全方向移动系统,避免了传统轮椅转弯角度不好控制的问题。六位被试者参与了该系统的在线实验,实验结果证实,该系统可以在较高准确率的条件下,在平面内进行任意方向的移动。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一种多姿态轮椅,以满足下肢功能障碍者的多种使用需求。 方法 针对现有多姿态轮椅结构笨重、驱动冗余等缺点,基于双平行四边形机构,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多姿态轮椅机构形式。旋转驱动正反转驱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轮椅各部分运动,实现三姿态变换,其中,椅背和腿托耦合运动实现坐姿与仰卧姿态的变换,椅座和椅背耦合运动实现坐姿与站立姿态的变换。对轮椅进行基于均布载荷的力学分析,计算旋转力矩。 结果 从坐姿变换为仰卧姿态时,驱动力矩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并达到一个峰值;从坐姿变换为站立姿态时,驱动力矩随着转动角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在Adams软件中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该轮椅机构有助于实现多姿态轮椅的轻量化设计,满足智能多功能轮椅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杨  李奎成  邓小倩 《中国康复》2013,28(5):351-353
目的:探讨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方案对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截瘫患者27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7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和轮椅技能测试(WS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MBI及WS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截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