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0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5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382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46篇
内科学   542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80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2894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488篇
  13篇
中国医学   2118篇
肿瘤学   54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中频交变微电流作用胶质瘤U251细胞,筛选最佳作用参数;运用CCK-8法分析榄香烯不同药物浓度对U251细胞活力的影响;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中频交变微电流组(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组(IC_(50):235μmol/L)、中频交变微电流与榄香烯联合组,连续作用3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中频交变微电流、榄香烯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中频交变微电流的最佳作用参数为: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的IC_(50)为23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分别为[(86.5±0.3)%、(51.7±2.3)%、(36.2±1.0)%,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7.2±2.7)%、(47.5±2.2)%、(68.5±1.7)%,均高于对照组[(4.4±1.2)%,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联合组均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结论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可抑制U251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能够协同抗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较差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与脑脊液)、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预后较差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较差组脑电图异常率、磁共振成像异常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均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在预后判定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7天给予大鼠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使用纳洛酮(2mg/kg)催促戒断,观察戒断症状并进行评分。将大鼠断头处死后,剥离大脑并分离出杏仁核,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法提取游离型和结合型神经甾体。神经甾体(包括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的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甘氨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采用柱前OPA衍生-电化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33 %(P<0·01)。与戒断对照组比较,吗啡戒断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别孕烯醇酮水平分别升高45 %和42 %(P<0·05) ,γ-氨基丁酸水平降低18 %(P<0·01)。与吗啡依赖组比较,吗啡戒断组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水平分别升高60 %和40 %(P<0·05) ,甘氨酸水平降低14 %(P<0·05)。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而与吗啡戒断症状的表达无关。其他神经甾体(包括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则可能参与吗啡的戒断而与依赖的形成无关。纳洛酮催促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抑制。表明大鼠杏仁核中的各种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周向东  周维善  王钟麒   《药学学报》1997,32(6):416-419
报道新化合物A-失碳-17β-羟基-17α-乙炔基-Δ3(5),9(10)-雌甾二烯-2-酮2的合成。文中探讨了用炔钾粗品对A-失碳-Δ3(5),9(10)-雌甾二烯-2,17-二酮1和A-失碳-6β,19-环氧-Δ3-雄甾-2,17-二酮3的选择性炔化,分别得标题化合物2(44%)及A-失碳-17β-羟基-17α-乙炔基-6β,19-环氧-Δ3雄甾-2-酮4(65%),4经还原性破开环氧、去羟甲基和去醋酰氧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2。四步总收率为3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尿激酶治疗组血清NSE水平。结果:尿激酶组NSE值显著低于ACI常规治疗组。结论:尿激酶能降低血清酶活性,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水解,从而缩小梗死灶体积,改善脑缺血、缺氧,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烯紫杉醇卡铂与紫杉醇卡铂可用于卵巢癌一线化疗一般认为,含铂类和紫杉烷的药物是治疗卵巢癌的标准化疗。英国研究人员将多烯紫杉醇卡铂(Ⅰ组)与紫杉醇卡铂(Ⅱ组)用于1077例Ⅰc-Ⅳ期卵巢上皮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一线化疗。中数为23个月的随访显示,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相似。Ⅰ组和Ⅱ组2年整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rates,OSR)分别是62.4%和68.9%。但Ⅰ组3~4级粒细胞减少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呈统计学意义增多,尽管其骨髓抑制并未影响用药剂量或患者生命安全。两组综合生活质量(Globalqualityoflife)相似(JNatlCancerInst,2004,96:1682-169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为HI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实验组分为三组:轻、中、重度HIE分别为2 1、4 9、8例;正常对照组73例。测定其血中神经元烯醇化酶的浓度变化。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且实验组轻、中、重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 5。结论 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HIE严重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一项跨国的Ⅱb期研究结果显示,口服依托孕烯(etonogestrel)加肌注癸酸睾酮(testosteron decanoate)每4周一次至每6周一次的新型合剂,能有效地抑制精子发生(肌注癸酸睾酮每4周一次的效果比每6周一次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蟾蜍灵对白血病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蟾蜍灵对白血病小鼠脾脏系数的影响 ,探讨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L72 12白血病模型 ,以蟾蜍灵腹腔注射给药 ,1次 /d ,连续 7d ,于第 8d将小鼠处死 ,计算脾脏系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显著 ,实验组小鼠脾脏系数明显减小 (t检验 ,t =3 70 ,P <0 0 1)。结论 :蟾蜍灵对L72 12白血病小鼠的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