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44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81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第三磨牙牙胚与矢状面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牙胚与上下颌骨矢状关系间的联系.方法选近四年我科收治的正畸患者234例,年龄在14-18岁之间.通过测量ANB角,将样本分属于三类矢状骨面型,通过全景曲面断层片判定第三磨牙牙胚的缺失情况.对不同骨面型的第三磨牙牙胚缺失情况进行统计学(x2检验)分析.结果在全部患者中,第三磨牙牙胚缺失率以人数计为29.5%、以牙胚数计为14.9%.无论上颌还是下颌,第三磨牙牙胚缺失率与左右侧无关.骨型Ⅰ、Ⅱ类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错(牙合)患者中,约有30%者存在一个或数个第三磨牙的缺失;矢状骨面型与第三磨牙牙胚缺失可能存在某种关系,Ⅲ类骨面型上颌第三磨牙牙胚缺失要高于Ⅰ、Ⅱ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对100例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拔牙,在拔牙中使用溶菌酶、甲硝哒唑颗粒明胶复合物经24、48、96小时后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只要我们严格掌握炎症期拔牙适应证及恰当的手术操作,大多数患者在炎症期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自1997年起利用同侧下颌第三磨牙进行自体牙移植15例,随访观察3年,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第三磨牙(又称智齿)萌出位置不当或阻生,进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在临床上甚为常见。1998年以来,我们对1000例就诊患者的1865颗下颌智齿的萌出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伸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病因学关系。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检查病例组第三磨牙伸长与否,有无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表现。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对照组病人的颞下颌关节征候群,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急性错He外,在咀嚼肌及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下颌运动障碍和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4个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三磨牙伸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有关联,可能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机理。方法 将 30 2个下颌骨标本分为正常组、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 ,再分别测量下颌骨斜长 ,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及下颌支喙突内侧面隆嵴与齿槽缘所形成的夹角。结果 男女阻生为 10 0 % ,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5 )。结论 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 ,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果结 ,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无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8.
成人下凳骨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的阻生关系。方法 根据吴氏《人类骨骼测量方法》中规定的年龄估计及性别鉴定的标准,观测成人颌骨的形态结构。结果 302个下颌骨标本的观察结果为,男女混合阻生率为10.60%,女性阻生率高于男性,肉眼见无第三磨牙萌出者106例,经X线拍片验证,5例有埋没牙存在,故实际第三睡缺如率为33.44%。从测量数据可见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的第二磨牙后间隙、下颌斜长、下颌体长及髁突间宽均较正常组小。结论 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结果,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9.
下颌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50侧96例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等进行了观测,下颌管在根尖下方者占86.5%,在根尖外侧者占8.3%,在根尖内侧者占5.2%。第三磨牙根尖至下颌管间的距离在2mm以内占35.4%.根尖与下颌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类第三磨牙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阙玉玲  李震 《医学文选》2000,19(3):311-311
第三磨牙的形态变异很大,长期以来,对于它的形态变化研究很少,特别是在其形态分类上未见有过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收集与分析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来自本院、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市卫生学校收集的广西境内成人颅骨上的第三磨牙,共计196颗。1.2 方法 由于第一、第二磨牙的牙尖数目多恒定在4~5个,因此,对于第三磨牙的形态分类我们也从牙尖入手。方法是:如牙冠上有三个牙尖者,称三尖牙,有四个牙尖者,称四尖型,依此类推。对于牙冠上的牙尖细小,数量较多,而且邻尖有相互融合现象,界限不清者,则命名为联尖牙。2 结 果  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