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节人参提取物抗脑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探讨竹节人参提取物的脑保护机制,观察竹节人参提取物对血栓形成和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结扎小鼠带迷走神经的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宛性脑缺血,实验性造成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观察生节人参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竹节人参提取物明显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小鼠因结扎带迷走神经的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的存活时间,能减轻大鼠实验性血栓的湿重和干重,显著降低大鼠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中文及拉丁文描述了蓼科蓼属的一个药用新种植物,即血苕(酱头)polygonum denticulatum Huang exJ.R.Wu et F.Liu,sp.nov。该新种与同属植物毛脉蓼P.cllinerve(Nakai)Ohwi为近缘。  相似文献   
3.
红蓼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红蓼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光谱解析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3,5,7-三羟基色原酮(Ⅱ),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Ⅲ),槲皮素(Ⅳ),花旗松素(Ⅴ),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Ⅵ)。结论3,5,7-三羟基色原酮、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和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为首次从红蓼果实中分到。  相似文献   
4.
枫蓼肠胃康片原名肠胃炎片,为中药浸膏片剂,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肠胃湿热或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自1989年开始以糖衣片投产以来,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要求严格控制片芯水分在5%以内,为此特立项将糖衣片改制成为薄膜片.在生产试制的过程,选用水溶性"欧巴代”作为薄膜衣材料进行薄膜包衣,并通过稳定性对照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说明改制成薄膜片后产品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河套大黄非蒽醌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李军林  王爱芹  李家实  贺文义  孔漫 《中草药》1998,29(11):721-723
从河套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非蒽醌类成分。经化学和波谱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土大黄苷元(rhapontigeni,Ⅱ)、没食子酸(gallicacid,Ⅲ)、3-(3’,5’-二羟基-反式-肉桂酰基)-5-羟基-△5-α-吡喃酮[3-(3’,5’-dihydroxyl-trans-cinnamoyl)-5-hydroxyl-△5’-α-pyranone,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piceatannol-3’-O-β-D-glucopyranoside(Ⅵ)、土大黄苷(rhaponticin,Ⅶ)和蔗糖(Ⅷ)。其中Ⅳ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波叶素(rheumin)。Ⅰ、Ⅲ、Ⅴ、Ⅵ和Ⅷ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黔产习见蓼水提物(AE-P)的利尿、止血、镇痛药理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测定NS负荷大鼠的排尿量及尿中Na+,K+,Cl-的含量;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及血浆复钙时间(RT);ip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致痛的潜伏期;LD50等指标。结果:AE-P能明显增加大鼠尿量和尿中Na+,K+,Cl-含量,且ig2次/d,连续给药7d,利尿作用无耐受性产生;AE-P能明显缩短小鼠BT和RT;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及延长热致痛潜伏期。AE-P以5g/kg(相当于干燥原生药80.64g/kg)给小鼠24hig3次,观察10d,小鼠全部存活;ip给药,其小鼠LD50为(3.13±0.39)g/kg(相当于干燥原生药50.48g/kg)。结论:AE-P具有利尿、止血及镇痛药理作用,其利尿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而止血作用与影响内凝系统有关,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制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m Thunb.干燥块根的炮制品,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临床上以6~12g饮片煎服,但制何首乌饮片常为不规则皱缩块片,厚约1cm,质坚硬,以常规饮片形式煎煮其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制何首乌中主要含脂溶性蒽醌类和水溶性二苯乙烯苷类成分,其中蒽醌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为制何首乌的主要脂溶性有效成分,以游离和结合型共存于制何首乌中。本研究将制何首乌通过气流粉碎成微粉,研究微粉化对制何首乌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的影响,探讨微粉化技术在制何首乌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材料、仪器与试剂制何首乌饮片由广州市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提供,经何岚博士鉴定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炮制品。DF-15流水式粉碎机(温岭市大德中药机械有限公司)、QLM-90K微型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浙江省上虞市和力粉体有限公司)、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测定仪(Malvern)、SK250LH超声波清洗器(上海Kodos)、Waters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UV2487检测器、717自动进样器。  相似文献   
8.
竹节人参对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富硒竹节人参对大鼠脑缺血及其再灌注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用富硒竹节人参处理后,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富硒竹节人参对大鼠脑组织中的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影响.结果:富硒竹节人参对正常大鼠脑组织EAA含量无影响,可使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Glu、Asp含量降低,对GABA、Gly无明显影响.结论:富硒竹节人参可对抗缺血性脑损伤,防止缺血时EAA的升高,从而发挥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Buch.-Ham.exD.Don种子发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不同温度和黑暗条件下的发芽试验以及浸种处理发芽试验,观察统计其发芽所需时间、发芽持续时间、发芽势、发芽率。结果头花蓼种子在10~35℃下都能发芽;10~30℃下都能发芽完全;20℃、25℃时,观察的4项指标都无显著差异,并出现最短的发芽时间(4d)和最高发芽率(93.3%)。光照能使发芽时间缩短4天,发芽势提高50.6%,但不影响发芽率。浸种处理会降低头花蓼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特别是温水浸种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20~25℃是头花蓼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发芽期间给予光照能极显著缩短发芽时间和提高发芽势。浸种处理对头花蓼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圆穗蓼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嗣雷  王定海  封士兰 《中药材》2004,27(6):411-413
从圆穗蓼全草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确定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5-0-β-D-吡喃葡萄糖苷(Ⅰ),( )-儿茶素7-0-β-D-吡喃葡萄糖苷(Ⅱ),1-(3-0-β-D-吡喃葡萄糖基-4,5-二羟基-苯基)-乙酮(Ⅲ),(-)-表儿茶素(Ⅳ),绿原酸(Ⅴ),没食子酸(Ⅵ).Ⅰ~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