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13篇
  免费   1288篇
  国内免费   639篇
耳鼻咽喉   889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231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2636篇
内科学   1123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592篇
特种医学   4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26篇
综合类   8524篇
预防医学   1422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5792篇
  49篇
中国医学   12880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725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731篇
  2016年   700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1708篇
  2013年   1655篇
  2012年   2056篇
  2011年   2212篇
  2010年   2098篇
  2009年   1874篇
  2008年   1876篇
  2007年   1792篇
  2006年   1560篇
  2005年   1579篇
  2004年   1398篇
  2003年   1415篇
  2002年   1164篇
  2001年   1117篇
  2000年   952篇
  1999年   758篇
  1998年   712篇
  1997年   709篇
  1996年   697篇
  1995年   562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越来越高发,具有低龄化趋势,代谢综合征常伴随发生,此种情况下的高血压往往是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临床表现常与“亚健康”状态混淆,未能引起患者甚至部分医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舒张压高之危害十分明显,不容忽视。尽管现代医学对舒张压高的病因及病理机制有明确的阐述,但是暂时没有特效的药物。李延教授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运用泽泻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舒张压高之眩晕,切中病机,加减灵活,屡有良效。文中从中医角度阐述舒张压高的病因病机,介绍李师辨病辨证思路,组方用药特点,附三则典型验案,另加个人心得体会,以期为舒张压高的有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许雪遵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63-4964
目的:分析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宫血宁治疗,参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操作及饮食控制,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月经量明显低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参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应用宫血宁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月经量情况,控制病情发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以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常因依从性差的原因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而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可明显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在临床中常常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治疗眩晕,本文通过跟师医案及临床收集介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眩晕临证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参照组96例患者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96例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萸竹定眩丸对痰浊阻络型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萸竹定眩丸,每次1丸,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14天。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及外周血中FGF-21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 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FGF-2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P 0. 05),且治疗组FGF-21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 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1),且治疗组的TC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HDL-C水平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 0. 01)。结论:萸竹定眩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医辨证属痰浊阻络型眩晕)具有明确疗效;萸竹定眩丸对改善人体的糖脂代谢水平,降低TC,升高HDL-C疗效明确;萸竹定眩丸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总结出的方剂。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中成药包括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有片剂、注射剂、胶囊、口服液等[1]。中成药作用温和、疗效确切,近年应用日益广泛[2]。但中成药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中国成年患者的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C)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考察TEC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静脉注射TEC后的222份常规监测血药浓度和相关信息,采用一级消除的一室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并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程序建立PPK模型。采用Bootstrap、正态预测分布误差法(normalized predictive distribution error,NPDE)进行最终模型评价。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Lcr)、白蛋白(albumin,ALB)为影响TEC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最终模型为:CL(L·h^-1)=1.24×(CLcr/77)0.564×31/ALB;V(L)=69.2。验证表明,模型稳定、有效,且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对于不同ALB和CLcr的多数患者起始负荷剂量4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可达有效治疗谷浓度。严重感染者需调整负荷剂量至8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来确保血药浓度达到15 mg·L^-1以上。结论本实验报道了CLcr、ALB对TEC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所建模型对TEC在中国成人患者中实现个体化给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46-3547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围产期妇女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调理,观察组口服生血宁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轻度恶呕吐,1例轻度胃部不适,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缺铁性贫血的围产期妇女采取生血宁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