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生命质量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地球”人明天何以生存的忧思问题,漠视生态文明,就是对社会文明最大的愚昧无知;不讲生态伦理道德,就是人类最大的罪孽。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欣艳  李世荣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802-2804
一、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胃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此外,抗生素的不适当应用会使肠道菌群失常,以致引起致病菌的繁殖。动物的精神状态、生理和免疫状况及环境的变化均会影响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物组成。微生态失调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易位)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4.
5.
白矾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白矾对正常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方法:用白矾0.25,1g/kg两个剂量喂饲小鼠0.5,2和3个月,分别对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动物口服白矾后,其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表现在肠道中与机体生理活动关系密切的生理性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菌量明显下降,致病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上升,而且服用白矾时间越长,对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越大。结论:白矾能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是人体重要的肠道菌群,对于维护人体生态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双歧杆菌在肠道内能抑制病原菌,防止腹泻和便秘,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能合成多种维生素,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增强免疫球蛋白产生,提高人体防御能力,具有抗肠道肿瘤的活性。这些都已被普遍的认识,在保健品中已备受关注。但双歧杆菌是严格的厌氧菌,不易保存活菌,死亡快。要想保证制造的双歧杆菌酸奶质量,如何保证菌种中双岐杆菌活性和数量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以后能更好地提高双歧杆菌连续培养的质量,总结出在双歧杆菌菌种连续培养中的体会,报道如下。1材料与…  相似文献   
7.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虫性阴道炎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与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变有关。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可调节阴道酸性环境及微生态平衡,可作为治疗和预防阴道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使用深圳市万泽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观察评价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1资料与  相似文献   
8.
树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人类处于尚未进化的猿猴时代,人们的祖先就以森林树木为家,以树叶果实为食。树木也是鸟类驻足、筑巢、觅食的温馨家园。今天,人们虽然住进了由石块砖瓦、钢筋水泥构筑的楼房瓦屋,但人类同样离不开树木的蔽荫衬托。树木在为人类绿化环境、生态平衡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首先按照年龄大小分为A组(1个月至1岁)140例,B组(1~3岁)160例,AB两组内再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来源于A组:70例,B组:80例)与对照组150例(来源于A组:70例,B组:8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片,出现腹泻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3项。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中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中的观察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于1~3岁年龄的小儿AAD预防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董沛晶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59-61,I0001
微生态疗法是指通过应用微生态制剂.促进生理性有益菌的生长发育.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降低内毒素水平。重建微生态平衡。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微生态制剂的主体多为肠道菌群中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各种胃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对婴幼儿保健具有很大作用。另外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讨论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