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370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92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止痛复合稀释液物理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解决注射胶原酶单纯液行髓核化学溶解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过敏反应、腰痛加剧等并发症,配制了胶原酶复合稀释液,对所配各药前、后的pH,渗透压,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复合稀释液在pH、渗透压、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单纯液。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中尿崩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静静  师吉艳  王德玉 《山东医药》2006,46(27):100-101
2003年1月~2005年12月,15例尿崩症患者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9~55岁,平均45岁。其中外伤者13例(颅脑外伤10例,创伤出血性休克3例),高血压脑出血2例。15例均有典型尿崩症表现:尿量〉4000ml/24h,尿比重〈1.008,尿渗透压〈200mmol/L,血渗透压〉300mmol/L。均排除了糖尿病及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多尿。应用限水试验排除精神性烦渴,排除脱水、利尿剂的影响。垂体加压素试验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结果:经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能够得到控制,尿量明显减少,使每天尿量保持在1500~3000ml,尿比重、尿渗透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电解质保持平衡,高血钠患者血钠值明显下降,大部分恢复正常,顽固性高钠血症患者血钠控制在160mmol/L内,血钾、钙等恢复正常。15例中死亡8例,其中因颅脑外伤死亡7例,脑出血死亡1例,病死率53.3%。  相似文献   
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经过几年扎实的理论学习之后,进入临床实习。而面对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情,仅有背熟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就拿低血钠病人来讲,课本明确给出需补充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为0.5)。而怎样将mmol换算成氯化钠克数,需用多大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又怎样配制?学生往往迷惑不解,现就临床低血钠的治疗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体液渗透压的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在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复苏中具有等渗溶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扩容、改善心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免疫功能以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失血性休克后内分泌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RAS最重要的产物就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有研究表明,高渗盐水及羟乙基淀粉(HES)均有降低循环中AngⅡ的作用,但HHS输注对休克时不同组织内RAS的影响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休克及液体复苏对血浆及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中AngⅡ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剂量大黄(即临床治疗剂量3g 和超临床剂量6g)的血液流变学作用。结果表明,临床治疗剂量引起以血液粘度降低为主的双相变化,而超临床治疗剂量则引起血液粘度的显著增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血浆渗透压均表现为明显增高,提示不同剂量大黄所引起的血液粘度降低和增高的双相变化可能是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具有抗利尿和利尿两种不同的水代谢调节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报道12名受试者在静滴5%NaCl2h(每分钟0.06ml/kg)的过程中血钠、血渗、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浓度和渴感等级的变化。结果显示,血浆AVP浓度及渴感等级分别与血渗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血浆AVP浓度(pAVP)-0.24[血浆渗透压(pOsm)-274](r=0.72,P<0.001);渴感等级(Th)=0.23(pOsm-279)(r=0.62,P<0.001).两者灵敏度及阈值均较国外文献报道的结果低,认为加压素释放及渴感的渗透压阈值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生活习俗有关,AVP分泌及渴感的渗透压调节可能存在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8.
针对本课题,在印度Man LaneAzad医学院儿科,对45名男婴,分成两组,分别按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加喂水的不同喂养方式进行了科学实测。以年龄、体重、身长、室温和温度五个参数作调整,测定液体摄入总量、尿排出量和体液平衡等参数。由此得出结论,在干热环境条件一,对母乳喂养婴儿没有必要加喂水以维持体内水的平衡;相反,喂水会减少婴儿对母乳的摄取,因此,有必要向母亲和专业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胃肠外营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通过静脉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经历了从营养素分瓶输注到倡导混合输注的过程。临床在输注方式上目前仍以分瓶输注为多,但这并不合理,以往的三升袋是将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营养制剂在配制室混合后输注,由于其营养输入的合理性而受到营养专家多年倡导,但在实际应用上并不如分瓶输注普遍,主要是其存在诸多不便,如渗透压高、保存时间短、要有专用的配制室、输注时间长等,另外在混合输注过程中出现患者不适的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渗透压微泵恒速给药丙戊酸在小鼠体内的时间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压微泵植入小鼠皮下恒速给予丙戊酸钠,在达到理论稳态浓度时间后,血浆药浓呈昼夜变化,白昼高于夜间,峰值位于明期末。药动学研究揭示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昼夜差异可能与其清除率及分布容积的昼夜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