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黄中2种黄酮苷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蒲黄中2种黄酮香蒲新苷(I)和异鼠李素-3-O-析橙皮糖苷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Bondclone10C18柱,水-乙腈(80:20)为流动相。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峰纯度进行检测,保证了所测峰为纯峰。测定了3种蒲黄样品中Ⅰ、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aL .、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蒲黄是常用中药 ,性平味甘 ,功能止血、化瘀、通淋 ;用于吐血 ,衄血 ,咯血 ,崩漏 ,外伤出血 ,经闭、痛经 ,脘腹刺痛 ,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现代医学还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湿疹等。近年来 ,由于药材资源日益贫乏 ,市场上经常出现质量较差的蒲黄 ,且掺假的现象也不时发生。蒲黄的鉴别方法一般有性状 (鉴别 )、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主要收载前 3种方法 ,《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3.
中药蒲黄的化学与药理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蒲黄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蒲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体内cAMP水平,防治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心肌梗塞等,且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指出对中药蒲黄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应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应进行扩大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燕  张伟  钱坤  董杨  杜国辉  杨奇 《中国药师》2015,(9):1619-1622
摘 要 目的: 建立蒲药灌肠液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延胡索乙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三乙胺调节pH至6.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0~14 min)和281 nm(14~25 min),柱温:30 ℃。结果: 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9.840~198.400 μg·ml-1(r=0.999 6)、20.520~205.200 μg·ml-1(r=0.999 8)和10.040~100.400 μg·ml-1(r=0.999 7),回收率分别为98.8%、98.6%和98.9%,RSD分别为1.4%、1.6%和1.3%(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蒲药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蒲黄中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建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aters SunFire~(TM)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0℃。结果蒲黄药材采用80倍量的甲醇回流提取1.5 h,制备供试品溶液;香蒲新苷在0.245 2~1.471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7%,相对标准偏差(RSD)=2.05%(n=6);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在0.191 2~1.147 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RSD=2.56%(n=6)。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蒲黄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生蒲黄包煎提取工艺中包煎袋的材料、层数和装量容积比,并对生蒲黄提取液进行热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含量。以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溢出率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在SPSS 22.0软件上,以综合评分为数据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包煎袋的材料、层数和装量容积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多重比较。通过测定不同受热温度和时间下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含量的变化,考察蒲黄提取液的热稳定性。结果:蒲黄应置于装量容积比为1∶4的两层无纺布袋中,按已优选的醇提工艺提取。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在高温或长时间受热下易降解,提取液应采用减压浓缩。结论:蒲黄提取工艺应避免高温或长时间受热,浓缩工艺应采用减压浓缩,以降低成分的降解。优选的蒲黄包煎袋材料、层数、装量容积比合理可行、稳定科学,适合于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金辉  吕文伟  崔新明  祁功才  张丽君 《中草药》2008,39(1):97-98,122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等功效.蒲黄主要含有甾类、黄酮类[1].  相似文献   
8.
蒲黄炒炭炮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有止血、化淤、通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香蒲的医药利用和综合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