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6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46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69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2221篇
预防医学   44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851篇
  12篇
中国医学   1448篇
肿瘤学   494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中频交变微电流作用胶质瘤U251细胞,筛选最佳作用参数;运用CCK-8法分析榄香烯不同药物浓度对U251细胞活力的影响;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中频交变微电流组(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组(IC_(50):235μmol/L)、中频交变微电流与榄香烯联合组,连续作用3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中频交变微电流、榄香烯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中频交变微电流的最佳作用参数为: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的IC_(50)为23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分别为[(86.5±0.3)%、(51.7±2.3)%、(36.2±1.0)%,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7.2±2.7)%、(47.5±2.2)%、(68.5±1.7)%,均高于对照组[(4.4±1.2)%,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联合组均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结论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可抑制U251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能够协同抗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较差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与脑脊液)、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预后较差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较差组脑电图异常率、磁共振成像异常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均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在预后判定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向东  周维善  王钟麒   《药学学报》1997,32(6):416-419
报道新化合物A-失碳-17β-羟基-17α-乙炔基-Δ3(5),9(10)-雌甾二烯-2-酮2的合成。文中探讨了用炔钾粗品对A-失碳-Δ3(5),9(10)-雌甾二烯-2,17-二酮1和A-失碳-6β,19-环氧-Δ3-雄甾-2,17-二酮3的选择性炔化,分别得标题化合物2(44%)及A-失碳-17β-羟基-17α-乙炔基-6β,19-环氧-Δ3雄甾-2-酮4(65%),4经还原性破开环氧、去羟甲基和去醋酰氧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2。四步总收率为3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尿激酶治疗组血清NSE水平。结果:尿激酶组NSE值显著低于ACI常规治疗组。结论:尿激酶能降低血清酶活性,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水解,从而缩小梗死灶体积,改善脑缺血、缺氧,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烯紫杉醇卡铂与紫杉醇卡铂可用于卵巢癌一线化疗一般认为,含铂类和紫杉烷的药物是治疗卵巢癌的标准化疗。英国研究人员将多烯紫杉醇卡铂(Ⅰ组)与紫杉醇卡铂(Ⅱ组)用于1077例Ⅰc-Ⅳ期卵巢上皮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一线化疗。中数为23个月的随访显示,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相似。Ⅰ组和Ⅱ组2年整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rates,OSR)分别是62.4%和68.9%。但Ⅰ组3~4级粒细胞减少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呈统计学意义增多,尽管其骨髓抑制并未影响用药剂量或患者生命安全。两组综合生活质量(Globalqualityoflife)相似(JNatlCancerInst,2004,96:1682-169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为HI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实验组分为三组:轻、中、重度HIE分别为2 1、4 9、8例;正常对照组73例。测定其血中神经元烯醇化酶的浓度变化。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且实验组轻、中、重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 5。结论 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HIE严重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一项跨国的Ⅱb期研究结果显示,口服依托孕烯(etonogestrel)加肌注癸酸睾酮(testosteron decanoate)每4周一次至每6周一次的新型合剂,能有效地抑制精子发生(肌注癸酸睾酮每4周一次的效果比每6周一次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多烯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卡铂(DICb)联合用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Ⅱ期临床研究。患者及方法:研究对象为事先未曾接受化疗、WHO临床表现(PS)<2的晚期NSCLC(ⅢB/Ⅳ)患者。化疗剂量:多烯紫杉醇80mg/m2,异环磷酰胺3.5g/m2,卡铂曲线下面积为5(按Calvert抯公式),均首日开始给药,随后预防性使用G-CSF。结果:入选的40名患者的反应和毒性均可评价:中位年龄64岁(48岁~72岁);PS1(0~1);性别29男/11女;分级ⅢB13例(33%),Ⅳ27例(67%)。确诊的癌症转移灶包括:淋巴结25例;骨7例;肝4例;脑5例;肺结节13例;肾上腺6例。缓解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榄香烯与鬼臼噻吩甙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脑转移瘤的出现提示癌症已进入晚期,且2/3多发病灶不易手术治疗,而多数化疗药物又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脑转移瘤的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病人生存时间。我院肿瘤科采用β-榄香烯乳剂及鬼日竣吩戒(Vin-26)随机对照治疗脑转移瘤20例,现将治疗观察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4岁。豆.2肿瘤部位双额叶1例,右颗叶2例,右领枕、有小脑2例,双侧脑半球多发4例,颅底颅内硬膜1例,左小脑、双大脑半球凸面多发2例,位于第3脑室1例,小脑第4脑室旁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