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39篇
  免费   2239篇
  国内免费   2509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439篇
妇产科学   370篇
基础医学   1434篇
口腔科学   339篇
临床医学   5504篇
内科学   8090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395篇
特种医学   12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1888篇
综合类   12958篇
预防医学   6664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9802篇
  130篇
中国医学   4803篇
肿瘤学   1468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185篇
  2022年   1181篇
  2021年   1184篇
  2020年   1036篇
  2019年   1157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1029篇
  2016年   1127篇
  2015年   1454篇
  2014年   2412篇
  2013年   2295篇
  2012年   3226篇
  2011年   3152篇
  2010年   3025篇
  2009年   2875篇
  2008年   3627篇
  2007年   3116篇
  2006年   3060篇
  2005年   3135篇
  2004年   2339篇
  2003年   2170篇
  2002年   1599篇
  2001年   1488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1034篇
  1998年   873篇
  1997年   894篇
  1996年   814篇
  1995年   844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511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436篇
  1990年   405篇
  1989年   386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开展常规心血管内科治疗的40例设为对照组,将开展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的4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LDL-C、LVEDD、LVESD指标水平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CK-MB、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各类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3.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例如免疫介导的肝毒性的发生。深入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过程中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可能机制、危险因素等,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模拟诊疗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5名留学生随机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分成3组(每组6名)进行模拟诊疗教学,对照组17名学生进行常规实习。通过填写评价单和相关的临床能力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参与模拟诊疗教学的留学生均希望在各科实习中多采用此方法。在临床能力测试方面,试验组学生在病史采集[(22.16±2.17)vs.(20.33±2.03)]、体格检查[(23.05±1.79)vs.(19.78±2.05)]及回答问题[(23.50±1.47)vs.(19.56±1.9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高仿真的模拟诊疗教学手段,弥补了留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充分接触患者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32例植入CRT起搏器和/或除颤器(CRTP/CRTD)的患者,采集基线和CRT术后6个月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后者包括: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中段肾上腺髓质素原(MR-proADM)、内皮素-1(ET-1)以及和肽素(CPP)。以CRT术后半年心功能降低1级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增加≥5%定义为有反应。比较CRT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各项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差异。结果随访[12±6(6~24)]个月,CRT有反应20例(62.5%),术前MR-proANP水平有反应组显著低于无反应组[(142.7±94.0) pmol/L vs (250.7±150.8) pmol/L,P=0.03],其它生物标志物基线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RT反应组术后6个月MR-proANP及NT-ProBNP血清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无反应组无差异。其他指标则在有反应及无反应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基线MR-proANP血清水平可以预测CRT反应,CRT术后6个月MR-proANP与NT-ProBNP的变化有助于预测和判断CRT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赵胜楠  侯鹏 《中国药事》2020,34(7):759-765
异常毒性最初是一种确保复杂成分制剂生产工艺一致性及安全性的辅助检测手段,后来成为针对外源性毒性污染物的通用安全性检测项,曾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药典收载。由于该检测与药品质量、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受到质疑,各国药典逐渐在各论及通则中删除该检测项,目前仅《中国药典》保留异常毒性。由于该检测存在设定限值难以统一、给药体积及给药剂量不合理、结果易受干扰且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等试验原理及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其试验结果没有实际参考意义。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国际监管机构及卫生组织对异常毒性有了更为科学的认知,并已逐渐形成统一的监管共识:严格的生产控制措施和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比异常毒性检测更为重要;异常毒性检测结果或与产品质量及污染不具相关性;在异常毒性检查中使用大量动物不符合动物福利和“3R”原则。本文从科学角度试论异常毒性作为药品质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并总结异常毒性修订的科学原则,希望能为我国监管机构、制药行业修订异常毒性相关内容提供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7.
张岩 《中外医疗》2016,(3):138-139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 芬太尼对心血管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等.结果 芬太尼组在T2时SP、DP、HR、E及NE水平波动较大,与舒芬太尼组对比(P<0.05).结论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有利于降低气管插管麻醉诱导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您好!鉴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以及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学术组织机构有关会议精神及相关部署,切实保障广大心血管病学医师身心健康,同时满足全国心血管同仁们继续教育与学术交流需求,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20 Online)及大会组委会将联合全国医疗同仁全力支持“抗疫”工作,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大会将于2020年4月21-24日于线上精彩呈现给大家,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是以水肿、充血、坏死或纤维化为特点的心肌炎症性病变。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目前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和取样误差大而很少应用于临床。磁共振具有无创、高空间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特点,其T2加权、早期钆增强序列、延迟钆增强序列能够较好地反映心肌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水肿、充血、纤维化/坏死),已用于心肌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相关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临床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OIPN提供有效治法。方法:将113例OIPN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与甲钴胺分散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28 d,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奥沙利铂levitll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中医症候量表评分、FACE-C生命质量、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NGF)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分级治疗组0级13例,1级21例;对照组0级5例,1级16例;两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levitll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两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GF、FACE-C生命质量、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麻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OIPN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