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23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3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白塞病的护理体会(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敏  王忠心  窦超 《山东医药》2003,43(26):45-46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其本质为血管炎,以反复发生的口腔、阴部、皮肤溃疡及眼部病变为特征,当心脏受累时称为心脏白塞病(Cardio—Behcet’s disease,CBD)。CBD较少见,约占BD的1%~5%,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心瓣膜病变、传导障碍、心内膜纤维化、心腔内血栓形成、心包炎、心肌炎及心肌梗死等。我院于2002年12月23日收治1例以心脏瓣膜病变及传导障碍为主要表现的CBD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52例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预后 ,探讨其恢复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常规、长期治疗的5 2例心弹患儿 1~ 15年随访资料。结果 初诊后未随访的有 7例 ,其中 2例死亡 ;最多的终止随访年限是 7~ 10年 ,共 2 6例 ,占总数的 5 0 %。本组患儿中 ,左室后壁运动幅度的改善从 3岁开始 ,10岁基本恢复 ;室间隔运动幅度至 3岁基本恢复 ;左心室最慢 ,3年后 ,左室增大病例数在 70 % ,平均于 7年开始好转 ,但随访 10年时 ,左室内径未恢复者占 4 0 %。反映心肌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心脏射血分数基本于治疗后 1年开始改善 ,平均于 5年恢复。结论 EFE患儿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良好 ,心脏结构和功能可恢复  相似文献   
3.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4.
心内膜荷包环缩法行巨大室壁瘤左心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心室室壁瘤是冠心病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室壁瘤切除传统术式包括线性缝合和补片左心室成形。1996年至2004年,我们对59例室壁瘤体积大于左心室容积50%的巨大左心室室壁瘤病人进行了术式的改进,采取了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护杂志》2005,2(4):322-322
题目 激光血运重建心内供血通道再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因生后窒息5 m in,呻吟、吐沫15 m in收入院。患儿系足月经阴分娩,羊水Ⅲ度污染,胎盘、脐带、胎膜未见异常。生后1 m in Apgar评分7分(呼吸减1分,肌张力减2分),立即予吸痰、刺激、正压吸氧,5 m in Apgar评分8分(呼吸、肌张力各减1分),继续吸氧。此后患儿一直呻吟、吐沫。其母怀孕3个月时曾服感冒药,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入院查体:T 36.2℃,P 122次/m in,R 42次/m in,头围36 cm,胸围37 cm,身长51 cm,体质量3.65 kg。  相似文献   
7.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临床时有所见,因早期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往仅需尸检才能确诊。为缩短确诊时间,提高存活率,就我院自1987~1995年确诊为该病的8例分析如下。1临床分析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6个月以内2例,7个月~1岁3例,2~3岁2例,4~5岁工例。均在1年内因上呼吸道感染致心衰2次或以上,人院诊断为肺炎心衰,以咳嗽、气促、发钳、烦躁为首要表现。其中伴面色苍白1例,伴晕厥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大及浮肿,除2例心前区有柔和杂音余无杂音。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5例增高,肌酸激酶3例增高,ECG检查8例左室肥厚,伴右室肥…  相似文献   
8.
9.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临床病理分析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临床病理分析一例张弘陈铁镇何安光宋继谒患者男,18岁,学生,辽宁北镇县人。以心悸、气促、水肿、疲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2个月,近4天病情加重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116次/分,呼吸28次/分,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Franz接触电极导管,引导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时犬心内膜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动态观察其演变特点.结果显示,结扎LAD后,心内膜缺血区MAPA立即减小,Vmax降低,平台期出现抬高、缩短、消失的渐进变化过程,APD_(50)轻度缩短,APD_(50)则延长,这些变化随缺血时间而逐渐加重.非缺血区则无此变化.实验发现,同步记录的ECG改变不能反映缺血程度.缺血后10分钟内,心肌电活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易发生心律失常.上述结果表明MAP不失为一种反映心肌缺血损伤演变过程的敏感指标,为该导管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