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37篇
  免费   3130篇
  国内免费   754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426篇
基础医学   1392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6626篇
内科学   1079篇
皮肤病学   150篇
神经病学   393篇
特种医学   6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771篇
综合类   11358篇
预防医学   12934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32104篇
  36篇
中国医学   3937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307篇
  2022年   1353篇
  2021年   1495篇
  2020年   1243篇
  2019年   961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1019篇
  2016年   1041篇
  2015年   1590篇
  2014年   3957篇
  2013年   3785篇
  2012年   4771篇
  2011年   5123篇
  2010年   5140篇
  2009年   5149篇
  2008年   5609篇
  2007年   4401篇
  2006年   4303篇
  2005年   4020篇
  2004年   3731篇
  2003年   2807篇
  2002年   2111篇
  2001年   1531篇
  2000年   1088篇
  1999年   777篇
  1998年   558篇
  1997年   552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方法 以2021年1—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精神疾病门诊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间段内在相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要求与病例组家庭人口数大致相当、性别相同、年龄±0.5岁、婚姻状态相同且无无精神疾病病史或严重躯体疾病,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785名。病例年龄18~71岁,以60~71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2.17%,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79.11%。婚姻状态以未婚所占比例最高,56.3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之中的沟通(β'=-0.103)、角色(β'=-0.032)、情感反应(β'=-0.111)、家庭教养中的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β'=-0.203)、母亲偏爱被试(β'=0.081)、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β'=-0.237)、父亲过分干涉(β'=0.181)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精神卫生工作者可从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4.1科学名词: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术语。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国际通用的缩写词在正文第一次出现时用“中文全称(英文全称,英文缩写)”格式。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  相似文献   
3.
4.1科学名词: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术语。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国际通用的缩写词在正文第一次出现时用“中文全称(英文全称,英文缩写)”格式。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  相似文献   
4.
周敏  许震娟 《临床肺科杂志》2022,27(2):222-225,236
目的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拟定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240例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医的时间进行分组,时间≥24h的延迟就医的患者为观察组,时间<24h的及时就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家庭年收入、在职状态、医疗保险和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与各个层面分数以及家庭动力总分呈现负相关性(P<0.05)。应变量为延迟就医为应变量,患者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为文化水平、家庭动力评分、职业状态、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家庭动力总分与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与延迟就医时间呈现负相关性,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是家庭动力学评分。  相似文献   
5.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寒战、发热、腹痛"于2018年12月15日入院,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10年前行肾移植)、高血压病(Ⅲ级)、2型糖尿病、慢性病性贫血、消化性溃疡,1个月前因缺血性心脏病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入院时使用药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3):458-461
目的对比分析"两票制"背景下药品集中配送和分散配送两种类型医院的药品供应情况。方法以云南省为例,收集医院无法执行"两票制"的药品清单并进行药品配送信息调查。结果集中配送组无法执行"两票制"的药品平均数为33种,分散配送组为17种。集中配送组无法执行"两票制"的药品29.6%是由于配送企业"两票制"货源未到位,分散配送组62.8%是由于生产企业不执行"两票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集中配送组和分散配送组无法执行"两票制"的药品大多为"临床必须、不可或缺、无法替代",占比分别为48.1%及63.6%,分散配送组大于集中配送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两票制"政策下,药品集中配送或分散配送模式各有利弊,从无法执行"两票制"的药品平均数量上来说,分散配送组的药品供应情况优于集中配送组。  相似文献   
7.
8.
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安全和医院的医疗质量。药品质量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但目前在我国药品质量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本文就当前我国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以助理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对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管理,适合现阶段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新模式。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并随访12个月,回顾前1年(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效果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循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服药种类及次数进行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戒烟率)的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率为74%(对照组为38%)、服药依从性为88%(对照组为46%)均明显提高(均P<0.05);吸烟、控制体重等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等指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均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保障了对出院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循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某医院的注射剂避光药品管理进行研究,在该次研究中发现,某医院共有药品1 500多种,其中,避光注射剂的种类就达到了248种。由此可以看出,在医院的药品之中,避光注射剂的有着比较多的种类和数量。应该不断强化对注射剂避光药品的管理,这样才可以让这一类的注射剂发挥出其原有的作用,有效避免因避光不佳而导致的药物失效甚至一些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