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征(NMS)是神经安定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就NM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以及与麻醉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用抗精神失常药物治疗670例精神疾病患者,结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者599例,发生率89.4%;男(88.0%)与女(91.1%)接近;21~30岁年龄组最高(93.9%)。各系统ADR频度以心血管系最高(68.4%),神经系统(40.9%)其次。常见ADR为心动过速、血压降低、肌强直、肝功异常、便秘、失眠及体重增加等。药物ADR频度顺序为氯丙嗪(27.4%)、氯氮平(26.2%)、氟哌啶醇(23.2%)、及奋乃静(14.2%)等。ADR多数出现在用药1周内。  相似文献   
3.
国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外对中枢神经系统(系统CNS)药物的研究开发特别活跃。抗抑郁药是目前CNS最大治疗药物类别,约占CNS药品市场34%的份额,年平均增长16.2%。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较新的抗抑郁药可以分4种类型,即5-羟色胺(5-HT)重吸收抑制剂,5-HT-去甲蛹 腺素重吸收抑制剂、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以及双重作用于5-HT环节的抗抑郁药。第二大类别是抗焦虑药,约占CNS药品市场23%的份额。  相似文献   
4.
苯丙胺诱发小鼠激怒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华  沈洪  章元沛 《药学学报》1992,27(8):566-571
苯丙胺15mg/kg ip能诱发小鼠激怒反应,使小鼠出现攻击和殴斗行为。强安定药、弱安定药和利血平有明显拮抗效果。镇静剂如巴比妥类、抗胆碱药及抗肾上腺素药均无拮抗作用。金刚胺、左旋多巴和阿扑吗啡均能增强苯丙胺的激怒效应。因苯丙胺激怒小鼠的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筛选抗精神病药的动物模型。苯丙胺产生激怒作用的机制与增强多巴胺能神经的功能有关,推测可能是促进边缘系统多巴胺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与成年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心电图(ECG)改变。方法:84例老年精神病病人(男性35,女性49例,年龄63±s3a)与100例成年精神病病人(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40±10a),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及服2mo以上的首次ECG资料进行比较。抗精神病药包括吩噻嗪类、丁酰苯类及三环类抗抑郁剂和抗躁狂药等。结果:84例老年病人中ECG异常63例(75%),100例成年人中ECG异常46例(46%)(P<0.05)。结论:由于老年人服抗精神病药后易发生ECG异常,因此开始剂量宜低,增量要小,严密监测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末,利用放射配体结合技术发现抗精神病药不仅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同时也作用于5-HT受体,尤其是前额叶皮质[1]。放射标记资料同时证实,参与这个过程的是5-HT2和5-HT1受体亚型,主要是5-HT2A受体[2]。之后的实验资料证实,一些抗精神病药如Clozapine,对5-HT2A受体的作用比D2受体的作用强[3]。进入八十年代,根据抗精神病药对锥体外系的副作用等特征,将抗精神病药划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大类。非经典类药物具有椎体外系副作用小,抗精神病范围广,尤其是对抑郁型精神病效果显著等特征。而实验资料表明,此类药物对5-HT2…  相似文献   
7.
我科NICU自2006年以来,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MRI、心脏彩超、脑干诱发听觉电位等。我们采用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使患儿达到安静的状态下,提高检查一次性成功率。用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取代常用的镇静方法如静脉注射复方冬眠灵、鲁米那、地西泮注射液。由于这几种镇静剂分别存在着对血管刺激性大,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哌替啶、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阻滞对病人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咪唑安定0.04mg/kg、哌替啶1mg/kg(A组)与氟哌利多0.05mg/kg、哌替啶1mg/kg分别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时的辅助用药,对比观察A、B两组病人的镇静、顺行性遗忘、以及内脏牵拉反应、呼吸抑制、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顺行性遗忘作用明显增强(P<0.05);镇静、内脏牵拉反应、血压、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安定、哌替啶作为硬膜外阻滞时的辅助用药,对镇静、内脏牵拉反应、顺行性遗忘,有良好的作用,同时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基本上消除病人对麻醉手术中的不良回忆和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9.
专家提醒:镇静药巴比妥类的吗啡,水杨酸钠,降压药,利尿药,特别是BZD类安眠镇静药等,服后都会伤害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甚至加重心脏的损伤。因此,对那些经常服药的慢性患者,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和失眠的患者,饮酒后要切记“卓别林事件的教训”——酒和药不能同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3例次肝性脑病中有14例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狂躁等精神症状,因而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部分强、弱安定药,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及处理:1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均经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物理检查(B超、CT)等明确。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74岁,平均为50岁。14例病人均以肝性脑病入院,入院时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烦躁或狂躁不安,有的病人甚至出现幻觉而产生伤人、自伤、损物等倾向。故给予一定量的安定药,同时积极纠正肝性脑病,控制肝硬化病情及对症处理。1.2安定药的使用:视病情对症处理。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