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95篇
预防医学   2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5篇
  1篇
中国医学   278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利巴韦林10mg/kg·d-1,阿奇霉素10mg/kg·d-1+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治疗组40例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麻杏石甘汤(麻黄、甘草各6g,杏仁9g,生石膏18g),1剂/d,水煎200mL,2次/d,早晚温服,3岁:每三天1剂,3~6岁:每两天1剂,6岁:1剂/d,肺热重、壮热汗出增加生石膏剂量,加黄芪、桑白皮各6g;痰多气急加枇杷叶、紫菀、葶苈子各6g;无汗恶寒减少石膏剂量,加薄荷、紫苏叶、鲜芦根。中医定向透药选麻黄、杏仁、生石膏、川贝母、金银花等,研碎加蜂蜜、鲜姜汁调制成膏状,密封保存,取4g药膏敷于肺俞,并采用中医定向透药仪治疗,30min/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RAGE、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RAGE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春寒料峭,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容易外感风寒显气而感冒,需要发汗散寒,增强免疫力。近期我们研究了一道汤,定名为“四君子汤”。即选择大葱须、大蒜(含皮、茎)、香菜根、菠菜根制成烹饪用的基础汤,然后用它做菜、做饭、做膳食用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体温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120 min的降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其余4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无脱落病例,50例全部完成试验。(2)治疗后30、60、120 min,2组患儿的体温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及前1个观察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60、120 min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20 min,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降温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49/49),对照组为96.0%(48/50),治疗组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2%(30/49),对照组为18.0%(9/5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相比单纯布洛芬口服治疗,可更好地降低患儿体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雷晋  郭志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583-583,585
目的观察清解疏通法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清解疏通方剂,对照组给服维C银翘片、解热镇痛剂或加服阿莫西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是体温下降后相应症状改善明显。结论清解疏通方剂退热效果迅速且稳定,症状改善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唐承孝 《河南中医》1993,13(2):75-77
  相似文献   
6.
“汗法”是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指高热病人可因出汗而热退病解。于是便出现了多种发汗法 :如服汤药、浴法、蒸法、熏法、烧针等 ,均可使疾病因汗出而解。《素问·玉机真藏论》说 :“今风寒客于人 ,使人毫毛毕直 ,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之”。此即后世医家应用汗法的理论依据。吴又可《温疫论》云 :“疫邪留于气分 ,解以战汗”。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更对“战汗透邪”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作了明确的阐述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 ,可冀其战汗透邪……。…  相似文献   
7.
外感病是因感受外邪而发生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与内伤病相对而言,其皆为外邪袭入为患。研究其侵入途径,探讨其发病部位,于临证辨治、处方用药,均具有指导价值。一、感邪途径与发病部位 1.邪从皮毛而入:皮毛包括皮肤与毛发,为一身之大表,有保持体温、调节体液、维护内环境稳定等作用。因其广布于外,又是防御外邪的屏障。其有赖于肺所输布的卫气、津液的温煦与充养,如津液失充或卫气失温,皮毛防御机能下降,外邪即可乘虚而入。外邪自皮毛而入,其病变中心有在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阴肺之分。一些医家认为,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篱,故主一身之表,而外邪袭入,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高热症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气透邪饮;观察两组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80.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高热症能缩短疗程,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 4 0例 ,总有效率 95% ,与西药抗生素组35例对照比较 ,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足以说明 ,该药是清热解毒之品 ,有明显抗感染抗病毒作用 ,是治疗中医急症、外感高热症的一种较理想的用药。  相似文献   
10.
汤礼共  张宪勇 《光明中医》2009,24(11):2158-2159
刺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或病灶处,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属于针灸疗法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 刺血疗法对全身性疾病可选腧穴治疗,对某些局部皮肤性病变可直接介入治疗,临床如用之得当,不仅经济简便,且取效迅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