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56例急性心肌梗塞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墓碑形S—T段抬高组CK值、心梗后心绞痛(PIA)、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以及一周内死亡率较通常式抬高组显著增高。结论:墓碑形S—T段抬高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不良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方田 《浙江医学》2003,25(11):661-663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上最早期表现之一是ST段抬高 ,其常见的形态有凹面向上形、弓背向上形、单向曲线形、斜直形 ,ST段及T波呈规律性动态演变是诊断AMI重要指标。1993年Wimalaratna[1]首次报道AMI时另一种ST段抬高形态———墓碑形 ,认为是AMI近期预后险恶的一项独立指标。本文旨在探讨墓碑形ST段抬高的预后意义。1.1一般资料138例均系我院1996年1月~2001年12月收住的出现异常Q波的AMI患者 ,根据ST段抬高形态分组 ,呈墓碑形抬高者为观察组 ,共28例 (20.3 % )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8例 ;年龄56~78岁 ,平均 (64.8±5.1)岁。…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或超急性期心电图ST段抬高是常见指标,但呈墓碑形抬高则属严重心肌损伤的特殊表现形式,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预后十分险恶。关于老年人突发AMI时ST段呈墓碑形改变心电图特征与临床一系列并发症险恶特点,发病机制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尚未见叙述,本文试图探讨,引起关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80 -0 1~1998-12间收治13 5 9例AMI中早期或超急性期呈墓碑形ST段抬高65例,根据年龄分墓碑形老年组48例,男3 7例,女11例;年龄60~82岁(64 8±7岁) ,非老年组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40~5 9岁(5 1 9±3 1)…  相似文献   
4.
武宝生 《长寿》2011,(8):27
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有一块墓碑,上面铭刻着这样一句话:"幸福是可以换算的!"墓主人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亨吉丹特。吉丹特健康而幸福地度过了102岁。95岁时被评为世界健康老人。吉丹特有句名言:"幸福是可以换算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4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月,加重1天而入院。体检:T37.2℃,BP140/88mmHg,心率63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常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进一步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窦性心律,但中午及夜间睡眠时(图1A、B)反复发作ST段抬高,在MV2导联呈弓背向上并迅速上升至0.9~1.4mV,  相似文献   
6.
于文江  王春雨 《心脏杂志》2004,16(6):560-561
目的 :研究墓碑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或超急性期严重心肌损伤的表现形式 ,探讨老年人近期预后。方法 :1981 0 1~ 1998- 12收治AMI患者 135 9例 ,根据心电图ST段抬高形式其中有墓碑形 6 5例 ,根据年龄分墓碑形老年阻 4 8例 ,非老年组 17例 ,另随机选通常形 6 0例为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分析。结果 :墓碑形组大量吸烟、基础疾病以高血压并发冠心病 ,前壁或复合前壁AMI发生率高 (P <0 .0 5 )。墓碑老年组发生率 ,CK峰值 /Ptfv1负值增大 ,ST段振幅抬高 ,QTc间期延长 ,对应性ST段下移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扩展和 1周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墓碑形ST段抬高是AMI近期预后险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1病例 患者,女性,52岁。发作性左胸刺痛1天,疼痛发生于谈话、夜间睡眠时,共2次,伴汗出,无放射痛,无胸闷、憋气,含服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约25分钟缓解。体检:BP110/80mmHg,HR 68bpm,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阴性。以往常规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正常。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深夜,疼痛再次发作,伴心悸,持续25分钟。其时动态心电图示,疼痛开始时多导ST段逐渐弓背向上形抬高,R波增高,QRS时间延长,S波电压减小;疼痛发作时(图A),  相似文献   
8.
墓碑形ST段抬高对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墓碑形 ST段抬高对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心电图 ST段抬高形式 ,将170例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墓碑形组 5 2例 ,非墓碑形组 118例 ,比较两组心电图 ST段抬高振幅、QRS记分、血清肌酸激酶 (CK )及其同工酶 (CK - MB)峰值 ,并对其 4周内心脏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墓碑形组 ST段抬高的振幅、QRS记分、CK和 CK- MB峰值均显著高于非墓碑形组 (P<0 .0 1)。墓碑形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和病死率分别为 11.5 4 %、4 2 .31%、2 6 .92 %和 19.2 3%,均高于非墓碑形组 2 .5 4 %、2 4 .5 8%、12 .71%和6 .78%(P<0 .0 5 )。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墓碑形 ST段抬高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和死亡危险独立相关 (OR分别为 1.880、1.5 73、2 .2 75和 3.0 6 4 ;均 P<0 .0 5 )。结论 墓碑形 ST段抬高提示心肌梗死范围大 ,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形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0例AMI ST段抬高形态,分为墓碑形抬高组(A组)、普通形抬高组(B组)。观察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心梗发生部位,首次CK值,血压心率乘积,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入院1周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A组患者的发病年龄,首次CK值明显高于B组;A组心梗合并糖尿病、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入院1周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B组显著增高。A组心梗部位均位于广泛前壁。两组血压心率乘积无差异。结论:提示墓碑形ST段抬高者梗死部位特殊而广泛,多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并发症多而严重,病死率高。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ST呈“墓碑形”改变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ST呈“墓碑形”改变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接受溶栓治疗与否分为两组:接受溶栓组26例,未进行溶栓组14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测量治疗前与治疗后6h两组的QTd、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作分析。观察溶栓前后再通组(10例)与未通组(16例)的QTd,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溶栓组的临床资料与非溶栓组大多没有显著差异性,而病死率低于非溶栓组。治疗6h内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QTd及溶栓后3h内再通组与未通组Qrid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使QTd缩短,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墓碑形”ST改变AMI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