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冠根比在口腔单冠修复体种植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口腔科70例牙列缺损需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单冠修复体种植过程中应用的冠根比不超过1,观察组患者则选用冠根比1~2之间进行治疗,评价不同冠根比种植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牙5年累计存留率。结果经统计得出,两组患者的种植牙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情况及5年累计存留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种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体的效果相当。结论冠根比不超过1及冠根比在1~2之间均可在口腔治疗中有效种植单冠修复体,且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患牙,健康牙根完善根管治疗,微创拔除病变牙根。半切术后8~10周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3~4个月进行种植二期手术,安装穿牙龈愈合基台。牙龈愈合4~6周后开始进行全冠修复,并随访2~4年。结果 11例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均获成功,种植体稳固,种植体周骨组织未见明显吸收,修复体形态美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1例因病变的远中牙根与牙槽骨发生骨粘连,术中不得不使用骨凿损伤了近中牙根而一并拔除。结论种植体联合牙半切术单冠修复下颌磨牙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沉积烤瓷冠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口腔科门诊收治的80例接受金沉积烤瓷冠单冠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规定的标准在患者接受修复后的12~24个月内对其实施复检。结果复检80例患者,颜色合格有64例,外形合格70例,边缘合适性患者有64例,牙龈灰线有72例。结论金沉积烤瓷冠单冠修复后的牙齿合格率高、边缘的适合性好,外形颜色也较为美观,不仅起到了修复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美学效果作用。  相似文献   
4.
种植修复方式多样,方法灵活,在种植固定修复中,无论是桥修复还是单冠修复都可以采用粘结式和螺丝固位式固位方式。粘结修复简单方便,与常规修复方式接近,螺丝固位对种植外科、种植修复体加工要求较高。本次交流主要阐述种植修复的两种主要方式的利弊,重点讨论螺丝固位种植修复的适应证及临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对于口腔技师和医师来说,修复单个前牙在外形和颜色方面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运用基于氧化锆基底冠的Procera(Nobel Biocare,Sweden)技术,向牙医和技师介绍了如何在治疗中应对这一挑战并演示了制作步骤。  相似文献   
6.
目的:放射线片评估种植支持的单冠及联冠修复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差别。方法:59例患者植入87颗种植体,其中BLB种植体单冠修复17颗,联冠24颗;ITI种植体单冠24颗,联冠12颗,行X片牙槽骨边缘高度测定。结果:联冠的修复方式周边骨吸收值低于单冠修复的值,BLB、ITI两种种植系统的P值分别为0.01、0.037(p〈0.05),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冠的修复方式较之于单冠种植体周边骨质吸收少,远期效果优于单冠的修复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7.
种植体支持的单冠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选择直接关系着修复治疗的实施。本文着重讨论了这种修复体的螺钉固位和粘接固位的影响因素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冠根比的种植单冠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单冠修复的152例患者,共172枚螺纹状种植体。计算种植体冠根比(crown-root ratio,CRR),将所有种植牙按照CRR≤1和1<CRR<2分为两组。统计两组种植牙5年累计存留率,并测量两组种植牙在修复后3个月、1年、2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数值。结果 共有5例患者5枚种植体脱落,CRR≤1组和1<CRR<2组种植牙5年累计存留率分别为96.52%和9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牙在修复后3个月、1年、2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冠根比的种植单冠修复体5年累计存留率、周围骨吸收量均无明显差异,冠根比CRR≤1和1<CRR<2种植单冠修复体的短期临床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冠或联冠修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最佳适应证,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63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常规牙体预备,采用单冠或联冠修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阻生第三磨牙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并可行使功能,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冠适用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能制备出固位形,相邻第二磨牙无病变者;联冠适用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不能制备出固位形,相邻下颌第二、第三磨牙有病变者。根据适应证合理选择方法 ,可选择性保留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病变下颌第一磨牙行半牙切除术后结合单冠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下颌第一磨牙部分牙根有严重的牙周或根尖周病变,或牙冠龋坏达龈下难以进行根管治疗,或牙根根折的患牙,应用半牙切除术后对保留下来的牙根进行根管治疗并做单冠修复。结果 1年后复查,成功率92%。结论半牙切除术结合单冠修复保留了健康的牙根,避免或减少了对正常牙体组织的切磨,既有效地恢复了牙列的完整,又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是保存病变下颌第一磨牙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