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4篇
  免费   665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741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1020篇
内科学   1108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294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86篇
综合类   1986篇
预防医学   1156篇
眼科学   396篇
药学   875篇
  22篇
中国医学   488篇
肿瘤学   177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61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 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0日发表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相关文章,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148篇,近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美国发文量最多(46篇, 31.08%),机构间合作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共得到个340节点、92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61,作者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790个节点、242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8,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患病率、诊断和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发文量不断增加,机构间、区域内和国际范围内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开展。立足国情,探索慢病共病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优化共病管理,进一步推动慢病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常见的14种慢性病共病情况及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社区906例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设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慢病共存及不良方式共存现象,使用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06例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9.5%,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58.9%。主要的不良生活方式是BMI异常(46.8%)、饮酒(40.5%)、睡眠时间少(37.9%)、缺乏锻炼(35.2%)、吸烟(32.8%)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32,95%CI:1.474~3.380,P<0.001)、高龄(OR=2.038,95%CI:1.234~3.365,P=0.001)、有慢性病家族史(OR=2.854,95%CI:1.943~4.194,P<0.001)、肥胖(OR=2.571,95%CI:1.096~6.033,P=0.030)、饮酒(OR=3.582,95%CI:2.531~5.071,P<0.001)、吸烟(OR=1.789,95%CI:1.172~2.732,P=0.007)、嗜盐(OR=1.818,95%CI:1.170~2.823,P=0.008)、嗜油(OR=2.023,95%CI:1.153~3.550,P=0.010)、睡眠质量差(OR=2.091,95%CI:1.360~3.215,P=0.001)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比例高。 结论 厦门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严重。肥胖、饮酒、吸烟、嗜盐、嗜油、睡眠质量差等行为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重要的可干预因素,社区工作者应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其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减少其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抗生素或重金属通过共选择机制促进携带耐药基因(ARG)和重金属抗性基因(MRG)的质粒在细菌中传播与扩散是形成耐药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已测序的大量质粒基因组数据分析ARGs和MRGs的共分布规律。方法:对已测序的17 387个细菌质粒基因组序列中的ARGs和MRGs进行重注释,并采用物理距离深度评估ARGs和MRGs之间的共分布关系。结果:6.7%质粒(1178个)同时携带ARGs和MRGs,携带的抗性基因数分别占ARGs总数的47.2%(7026/14882)和MRGs总数的57.5%(9856/17144);主要的ARGs为氨基糖苷、β-内酰胺和磺胺,主要的MRGs为汞、银、铜和砷;不同种类的MRG最近的ARG谱具有偏好性;与植物宿主质粒比较,来源于人类、动物和污染的环境宿主的质粒具有更高的ARG和MRG共分布频率,并且ARG和MRG之间的物理距离更短。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识通过质粒介导的ARG和MRG共转移导致耐药性而引发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关阴囊Paget病的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的影像特点,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辅助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皮损的RCM和皮肤镜表现。结果:皮肤镜图像:5例患者皮损处均可见红色背景,乳白色的无结构区,白色鳞屑、溃疡,血管形态为不规则血管。其中3例可见亮白色的线,3例皮损处可见白色的圆点。RCM图像:5例皮损均表现为表皮结构紊乱,正常的蜂窝状结构消失,可见许多暗孔,体积较正常细胞1.5倍大小。在表皮下层,接近真皮与表皮交界处的水平处可见Paget细胞合并成较大的肿瘤巢,类似于暗色腺状结构,巢内可见血管结构,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在真皮层正常的乳头状结构不可见。典型Paget细胞体积一般为正常角质细胞的2倍。其中1例肿瘤巢内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1例表皮及真皮浅层均可见高折光的不规则噬色素颗粒。结论:皮肤镜与RCM联合使用可以对阴囊Paget病进行实时的体内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浊点萃取(cloud point extraction,CP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测定法。方法样品在p H 9.5的条件下,加入0.4 ml的1 mmol/L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溶液,0.1%氯化钙溶液0.1 ml,5%(W/V)Triton X-114溶液0.8 ml,40℃加热15 min后离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在2~240μg/L的线性范围内,所得回归方程为A=0.002 7c+0.024 6,r=0.995 8。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62μg/L,富集倍数为36.58倍,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28%~98.08%,RSD为1.67%~3.13%。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住院患者慢性病种类、慢性共病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原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保障的918例干休高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慢性病检出情况等,筛选出25种慢性疾病,对慢性病类型及慢性共病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种慢性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75.97%)、脑血管病(61.76%)、冠心病(51.52%)、骨关节病(38.34%)及心功能不全(38.24%)。90.30%的高龄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平均慢性共病为(5.79±2.84)种。将慢性病两两组合成疾病对,特定疾病对的实际共同患病率较理论患病率高,高血压与脑血管病(OR=2.86,95%CI 2.12~3.92;P 0.01)、高血压病与冠心病(OR=6.67,95%CI 4.66~9.54;P 0.01)、冠心病与心功能不全(OR=27.20,95%CI 18.01~41.07;P 0.01)。结论高龄老年人群慢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相关关系。干预共病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改善高龄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剧在护生共情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选择大学护理专业的6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选择34人作为观察组,33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设置课程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的模式为传统教学与心理剧教学融合,同时对护生存在共情的基本心理护理技能进行重点培养。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后两组护生普通、临床共情能力[(86.86±11.09)、(76.26±6.94)分与(123.40±28.49)、(109.25±28.6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课程实施前后普通、临床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47、3.496,均P0.05)。结论心理剧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普通、临床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