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80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31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969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BACKGROUND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leading to epiphora is a common ophthalmologic complaint, and it may derive from amyloidosis in rare cases. There are a few reports about localized amyloidosis, and amyloidosis with involvement and obstruction of the nasolacrimal duct is exceedingly rare. CASE SUMMARYA 54-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a 2-year history of a lump overlying the left lacrimal sac that had grown rapidly for nearly half a year. Physical examination touched a firm lump in the left lacrimal sac. Nasal endoscopy discovered lesions in appearance of sediments with easy bleeding at the entry of the nasolacrimal duct of the left inferior nasal meatu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 revealed speckle high density in the left lacrimal sac and the dilated nasolacrimal duct. During an endoscopic exploration and excision, a large number of dacryoliths were exposed. Pathology indicated amorphous pink material and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 reaction in the fibrous tissue.CONCLUSIONThis case showed amyloidosis in localized form mimicking dacryolith with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ssibility of localized amyloidosis in the nasolacrimal excretory system.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白内障围手术期结膜囊菌群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选取264例白内障患者,分别在患者入院后、手术消毒前、手术消毒后、手术结束后四个时间点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时期的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入院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手术消毒前、手术消毒后及手术结束后;入院后结膜囊细菌培养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头孢西丁、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结膜囊最常见的细菌,术前应常规应用抗生素点眼,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等来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4.
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35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共35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27例同时行上、下泪小管吻合术;B组:8例仅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结果A组27例较少发生内眦角变形、睑外翻,上下泪点复位良好。结论为求上、下泪小管断裂术后能达到解剖复位及功能复位,同时行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新牛儿泪囊是婴幼儿常见病,作者应用自制的泪道探通冲洗针对28例新生儿泪囊炎进行了泪道探通冲洗治疗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斜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新生  黄兴建 《河北医学》2002,8(8):709-711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方法:经外环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加修补术。结果:全组126例,平均手术时间12min,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此方法有切口小、时间短、创伤轻、恢复快、费用低、疤痕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面斜裂整形修复中泪道重建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面斜裂整形修复中泪道重建的难题,1989年3月~1995年1月,对4例患者治疗中设计了三种手术方法:泪小管鼻腔吻合术;静脉血管或口腔粘膜移植重建泪道术;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重建的泪道置入导管3~6个月。经术后6个月~1年的观察,面部畸形整复,溢泪消失,红汞试验及泪道检查均通畅,效果满意。认为,应根据泪道畸形程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泪道探通术注入素高捷疗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 7~ 9号腰脊穿刺针针头去尖 ,磨光后制成改良空管式泪道探针。为慢性泪囊炎 98例、10 2眼探通泪道后沿空管注入素高捷疗眼膏 ,使之布满泪道内壁 ,尽快修复探通的泪道内皮 ,达到扩张疏通的目的。以同一疾病 84例、85眼为对照组 ,以 1~ 3号银质泪道扩张针扩通泪道 ,留针 15min ,隔日 1次 ,共扩张 2~ 3次 ,扩张后用 0 .2 5 %氯氟液冲洗。结果 :术后随访 3个月 ,观察组治愈率为 97.0 5 %,对照组治愈率为 9.4 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结论 :用改良的泪道探针探通泪道后注入素高捷疗眼膏 ,促使泪道修复 ,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包膜移植在结膜囊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保存人心包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结膜囊狭窄综合征的26例26眼,利用心包膜移植行部分结膜囊成形术,术后随访观察3~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24眼(92.31%)在术后30~60天移植的心包膜被结膜覆盖,感染1例(3.85%),结膜囊狭窄1例(3.85%)。结论:保存心包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取材方便,疗效显著,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及房水细菌培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中结膜囊、房水污染与眼内炎的关系。方法 对 74例 80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结膜囊及房水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16 0份细菌培养标本中 ,细菌培养阳性者 18株 ,平均培养阳性率为 11.3%。房水为 8株 ,检出率为 10 .0 % ;结膜囊为 10株 ,检出率为 12 .5 %。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11 18) ,其中 3眼结膜囊及房水检出同一菌株。检出阳性的 15眼无 1例发展成眼内炎。结论 白内障摘除术后前房有少量细菌 ,虽不致发生眼内炎 ,但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