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物的细胞凋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物的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收集60例不同分级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玻璃体切割物,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翻译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 ling method,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60例患者的玻璃体切割物均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非色素细胞凋亡总数逐渐减少,并出现色素细胞凋亡。结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存在不同类型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调控其病变程度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81-83)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该疾病早期体征不明显,晚期临床表现为多种并发症,在诊断时常以其临床表现为主症,从而忽视FEVR才是此类疾病的根源,导致误诊漏诊。该文章将报道1例由FEVR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诊疗经过,以期为眼科医师诊断该疾病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16例PHPV患者16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个月~25岁,平均年龄51.9个月。14例为单眼发病,2 例为双眼发病,均未合并全身异常。其中,前部型3只眼,混合型13只眼;10只眼合并白内 障,7只眼合并虹膜后粘连,5只眼合并浅前房,3只眼合并角膜带状变性,1只眼角膜混浊, 2只眼合并牵引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合并牵引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视力1只眼为光感,1只眼为眼前手动,1只眼为数指/10 cm,1只眼为0.02,12只眼不能配合视力检查,对强光刺激反应不明显。13只眼行晶状体切除和前段玻璃体切割,1只眼1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3只合并视网膜脱离眼行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割、眼内激光光凝、注气、巩膜环扎手术 。 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5.3个月。 结果 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眼手术后眼压均正常,前房形成,视网膜复位。混合型者残留视盘前纤维血管膜及视网膜皱襞。2例患者经弱视训练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2和01,8例不配合视力检查者有遮盖厌恶反应,均对强光刺激有反应,6例患者视力低于数指。 结论 对于前部型和混合型PHPV患者,早期晶状体切除及玻璃体手术可以重建视觉通道并解除牵引 ,保存视力,减少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结合手术后弱视训练可获得有用视力。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10-212)  相似文献   
4.
硅油依赖眼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硅油依赖眼的成因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312例(407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和硅油填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4例(24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依赖眼的成因、手术过程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2例(407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和硅油填充患者中,发生硅油依赖眼24只眼(5.9%);其中17只眼硅油取出后,仍有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或反复发生玻璃体出血和增生膜形成,进行C<,3F<,8填充后效果不佳,再行硅油填充;有3只眼因术中发现视网膜无法复位,而行硅油置换;另外4只眼行360°周边视网膜切除术,取出硅油后出现持续低眼压.随访结束时复查患者视力,眼前1尺数指至0.1有13只眼,眼前手动有9只眼,光感和无光感各1只眼.结论 硅油依赖眼发生率约为5.9%,多数发生在严重或反复出现玻璃体视网膜增生及360°周边视网膜切除的患者,其视力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s)对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0只Sprague-Dawley(SD) 新生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用药组及未用药组,每组10只。用高浓度氧诱导用药组及未用药组SD幼鼠,建立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对用药组幼鼠行VEGF ASODNs 球后注射,3d后取各组幼鼠除角膜、巩膜及晶状体外的全部眼内组织及血清,通过竞争性酶免疫测定法检测其VEGF的含量。 结果 用药组幼鼠眼内组织VEGF含量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用药组幼鼠血清VEGF含量与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两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VEGF ASODNs能明显抑制由高浓度氧诱导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VEGF的表达。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72-17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向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联合手术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81例(82只眼).其中男33例(33只眼),女48例(49只眼),年龄26-78岁,平均57岁;术后随访8~58个月,平均2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有55只眼(67.07%);视力不变25只眼(30.49%),视力下降2只眼(2.44%).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10只眼(12.20%);暂时性眼压升高26只眼(31.70%);前房渗出12只眼(14.63%);虹膜后粘连6只眼(7.32%);玻璃体再出血5只服(6.10%);视网膜脱离3只眼(3.6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只眼(7.32%);术后6个月至2年后囊膜混浊12只眼(14.63%).结论 联合手术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较快地恢复视力,术后并发症大多数轻微,但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8月 期间临床诊断的FEVR患者17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患眼病变轻重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方法 ,其中7只眼(1期2只眼、2A期1只眼和2B期4只眼)采用周边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 6~10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29个月。13只眼(3B期2只眼、4A期1只眼、4B期6只眼和5A期4 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3~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19个月;另外 12只眼因病变太严重、年龄及家属选择等原因未接受治疗。 结果 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的7只眼随访期间病情稳定,视力保持不变。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13只眼,除1只眼外12只眼黄斑区均达到解剖复位。9只眼手术后视力提高,3只眼手术后视力保持不变,1只眼视力检查不合作。 结论 激光光凝能控制FEVR病情发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促进FEVR患者视网膜复位和提高视力。两种治疗方法是治疗FEVR的有效手段。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02-304)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细胞增生的特征。方法:对10例tPVR的玻璃体切除标本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tPVR的增生特征以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为主。3例标本可见吞噬细胞及色素颗粒,4例标本可见少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3例可见血管组织。结论:tPVR以纤维增生为主;玻璃体出血可引起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刺激增生;有血管参与tPVR的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5-氟尿嘧啶(5-Fu)聚乳酸微球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方法分别将5-Fu聚乳酸微球和5-Fu原料粉末注入兔眼玻璃体腔后,测定前房水中5-Fu浓度,观察5-Fu聚乳酸微球体内释放特性.将健康家兔48只随机分为3组:1组为5-Fu聚乳酸微球组;2组为无药物的聚乳酸微球对照组;3组为5-Fu原料粉末对照组.以巨噬细胞注入家兔玻璃体腔建立PVR动物模型后,1、2、3组分别向实验家兔左右两眼玻璃体中后部注入:1组注入5-Fu聚乳酸微球的BSS混悬液0.2 ml(相当于25 mg微球,含5-Fu 2.6 mg);2组注入含有25 mg无药物聚乳酸微球的BSS混悬液0.2 ml;3组注入5-Fu注射液0.2 ml(含5-Fu 2.6 mg).评价其防治PVR的效果.结果 5-Fu聚乳酸微球较5-Fu原料粉末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半衰期为379.05 h,清除率明显降低.1组中有2只眼因晶状体损伤排除试验;3组中有4只眼因发生急性药物毒性反应而排除试验.药效实验表明:21及28 d,2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62.5%、71.9%;3组为64.3%、78.6%;1组为13.3%和13.3%,其中1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降低,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Fu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玻璃体腔植入可有效防治巨噬细胞诱发的实验性PV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18例(22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的PD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改善17眼(77.27%);3眼视力不变(13.64%);2眼视力下降(9.09%)。结论四切口玻璃体手术使术者得以采用双手操作行眼内的膜分离、膜剥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组织损伤,是治疗PDR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