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7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盛丽娜 《眼科新进展》2006,26(5):335-335
【摘要】目的设计一个LASIK术后测定实际眼压的矫正公式,涉及术后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及角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该前瞻性临床研究包括59例(101眼)行LASIK手术患者,其中男25例,女34例。术前平均屈光等值球镜度数为(-6.3±2.17)D(-3.0~-11.5D)。患者平均年龄为(32±9)岁。术前及术后6月测量眼压(Goldmann眼压计)、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中央角膜厚度(CCT,超声测厚法)。所有患者的测量参数均在早上8~11点测得。结果由于施行了LASIK手术,患者眼压由(16.5±2·1)mmHg(12~22mmHg,1kPa=7.5mmHg)下降到(12.9±1.9)mmHg(8~16mmHg)。多元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修氏眼压计和非接触眼压计 (NCT)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的眼压测量结果及其相互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 16 5例 ,排除青光眼或高眼压症 ,于术前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 ,术后 1年以非接触眼压计和修氏眼压计进行测量。结果  1)非接触眼压测量术前平均 (13.9± 2 .5 )mmHg ,术后 1年平均为 (7.0± 1.8)mmHg ;平均眼压测量值下降(6 .9± 2 .1)mmHg;2 )术后 1年眼压修氏测量平均为 (14.3± 3.5 )mmHg ,与非接触眼压测量比较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非接触眼压测量改变值与预期屈光度矫正值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 (r =0 .2 379,0 .0 0 2 >P >0 .0 0 1)。结论 术后NCT测量值与修氏眼压计测量值比较明显偏低 ,二者测量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激光切削是导致手术后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下降的直接原因 ,其下降值与预期屈光度矫正值存在相关性 ,预期屈光度矫正值越大 ,下降值越大。LASIK术后不能按传统正常值衡量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 ,否则可能延误类固醇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术后NCT测量值与修氏眼压计测量值比较明显偏低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种眼压计的设计的原理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4种眼压计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测压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近视患者行LASIK,在LASIK前和LASIK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及分别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 DCT)、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ry, NCT)、Goldmann 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ry,GAT)、Tono-Pen眼压计(Tono-Pen tonometry,TPT)进行眼压测量.对所得的各种眼压测量值及中央角膜厚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例近视患者105 眼LASIK前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值为(544±30)μm,LASIK后为(449±40)μm,LASIK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SIK后NCT、GAT和TPT测得的眼压值较LASIK前明显降低,DCT的眼压降低值最小.经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NCT、GAT和TPT测量的眼压降低值与中央角膜厚度改变值均呈正相关(P﹤0.05~0.01),DCT与中央角膜厚度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NCT、GAT和TPT受中央角膜厚度值影响较大,DCT受中央角膜厚度值影响小,可作为近视患者行LASIK后测量眼压的首选方法,以减少中央角膜厚度对青光眼诊断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蔡娟娟 《临床医学》2022,(12):35-37
目的 探讨近视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手术前后眼压测量的变化,以及导致眼压测量变化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焦作市五官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FS-LASIK手术的327名近视患者的右眼(327眼),测量并收集其等效球镜、手术前后的眼压值、角膜厚度、角膜基质层切削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眼压为(18.14±2.20)mmHg,术后眼压为(13.32±1.93)mmHg,术前眼压与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59,P<0.01)。按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分组,各组间术前眼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术后眼压值、手术后眼压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术前角膜厚度分组,各组间术前眼压值、术后眼压值、手术后眼压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眼压与术前角膜厚度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r=0.542;手术后眼压降低值与角膜切削量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0.388;手术后眼压降低值与切削角膜基质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非接触式眼压计(NCT)自1972年问世以来、以其简单易学、操作简便、测量迅速、可自动打印检测结果、不直接接触眼球、不用表面麻醉、患者无任何痛苦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和接受。我科自2004年6月以来使用NCT对438例876只眼进行了眼压检测,患者配合良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非接触式眼压计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测量结果受到情绪紧张、眼睑睫毛遮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从而影响其准确性。我院自2005年1月通过抬高上眼睑的方式来减少眼睑睫毛对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取得更准确的眼压测量结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are回弹式眼压计的临床应用以及测量时的护理。方法选取受试者112人112只眼,使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分别对患者右眼角膜中央、距角膜缘2mill的0~180。子午线颞侧和鼻侧进行测量。结果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得的眼压值在角膜中央、颞侧和鼻侧分别为(15.4±3.4),(15.8±3.6),(15.6±3.4)mmHg,角膜中央眼压和水平子午线的鼻侧、颞侧眼压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5,P〉0.05),有显著的一致性。结论在正常眼压范围内,Icare回弹式眼压计在角膜中央、颞侧和鼻侧有明显的一致性。测量时的护理是取得准确测量结果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70岁,发现右眼下睑小黑痣约10年余,1年前发现逐渐长大,近半年增长迅速,伴破溃及出血。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右颈部可触及包块,大小约2 cm,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专科情况:右眼光感(±),左眼裸眼视力0.1,非接触眼压计:(眼压)206 mm Hg(1 mm Hg=1.133 kPa)。右眼下睑可见一大小约5 cm×3 cm黑色包块(图1),已遮盖眼裂,患者睁眼困难,下  相似文献   
9.
刘京珍  郭娟 《四川医学》2008,29(1):63-64
目的 通过与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的比较,评价轮廓动态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DCT)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前后眼压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术前和术后,分别用NCT和DCT测量30例(60眼)的眼压值,对所测结果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CT测量眼压值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T测量眼压值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可影响NCT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但对DCT无影响.因此,DCT更适合屈光手术后的眼压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谢军谊  孙康  陆强  张婉琪  罗书科  陈瑞  洪剑威 《眼科》2007,16(5):344-347
目的比较动态轮廓眼压计(DCT)、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AT)及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眼压值的差异。设计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研究对象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70例(140眼)。方法对上述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6个月用三种不同眼压计分别测量眼压,比较各时间点、各种眼压计之间的差异。同时记录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取其两者差为角膜切削深度的值。主要指标眼压值(IOP)和角膜切削深度。结果术后1周,1、6个月DCT测量值(16.74±1.96mmHg、16.67±1.90mmHg、16.42±2.12mmHg)与其术前值(17.36±2.32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6,P=0.06)。术后GAT和NCT测量值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T:F=101.217,P=0.000;NCT:F=171.466,P=0.000),并且下降值与角膜切削深度成正相关关系(GAT:r=0.86,P=0.000;NCT:r=0.87,P=0.000),但术后三个时间段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T术后三个时间点q值为0.216、0.677、0.461,P值分别为0.461、0.097、0.117;NCT术后三个时间点q值为0.215、0.585、0.370,P值分别为0.436、0.436、0.100)。结论LASIK术后GAT和NCT测量值明显下降,而DCT测量值无显著变化,其测量值较前两者更为可靠。(眼科,2007,16:344-3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