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测量分析了4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93名正常人的指纹白线和指纹嵴线离解出现情况。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指纹白线及指纹嵴线离解出现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进一步证实和补充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皮纹异常的生物学标志,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胚胎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上可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山楂结块形成的机制,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配制以胃蛋白酶为基本液的模拟胃液,对60个山楂糊团和500g山楂糊进行酸凝实验。使用6%和8%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酸凝后的山楂糊团、山楂糊做碱离解试验。设搅拌、非搅拌组和清水对照组作对比。结果:酸凝实验:山楂团硬度增加。清水对照组山楂团硬度明显低于酸凝组。散放入模拟胃液中的山楂糊相互接触处发生凝结,形态仍呈不规则片块状。碱离解实验:6h后碳酸氢钠溶液中均出现酸碱中和现象。非搅拌组:结块表面有碎屑脱落,至第10天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中的结块均未自行碎解。搅拌组:搅拌时有较多碎屑脱落。第3天,1个结块碎解。至第10天,20个结块全部碎解。清水对照组:仅1个结块在第8天碎解。结论:山楂团酸凝后硬度增大。散放入的山楂糊酸凝后形态仍呈不规则片块状。碱溶液通过酸碱中和可使山楂结块表面松解,无外力作用时不能使结块碎解。  相似文献   
3.
在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除了评价化合物对靶标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外,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即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它与体内药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化合物的离解常数K d或IC50是在封闭系统的平衡状态下测定的,而药物在体内处于开放系统,浓度和内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体外K d或IC50未必能够反映出体内靶标与药物结合的实际状态。复合物的离解速率不受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具有慢离解速率的药物(即长驻留时间的药物)对药理作用的持续时间、选择性作用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叙述药物结合动力学原理以及影响结合和离解速率的结构特征,并举例说明结合动力学在新药创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余拔章 《医疗装备》1996,(12):13-1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氟吡汀的离解常数(pKa).方法 采用UV法进行测定.结果 氟吡汀的pKa值为5.52.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岁.躯干、四肢出现丘疹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胸背部出现散在约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后丘疹逐渐变白,不能自行消退,未予治疗.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未述其他不适,否认局部外伤、感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7.
HD-2树脂提取尿激酶,最佳pH=4.8,吸附平衡时间60min,最大吸附量=3.12万IU/g,反应离解常数Kd=0.36。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患者女,32岁.颈部、枕部及下颌部无症状性白色丘疹3周.局部无痤疮及其他炎症性皮肤病史.皮肤科检查:下颌及颈、枕部见20余枚白色非毛囊性斑疹及丘疹,直径2~4 mm,呈圆形、星形或多角形.皮损组织病珲检查:真皮乳头层胶原轻度增生,弹性纤维断裂、减少,甚至局灶性消失.诊断为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4岁。全身反复出现疼痛性斑块、结节1年半,再发3月。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色环状、半环状斑块,界清,可见假性水疱,触痛明显。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高度水肿,真皮全层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有较多核尘,真皮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及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染色见真皮浅层、中层弹力纤维减少,部分断裂,呈现颗粒状。诊断:炎症后弹性组织离解伴皮肤松垂。  相似文献   
10.
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小燕  仝海娟  雷福厚  庞洁  俸吉  李梅 《中草药》2012,43(4):795-798
目的合成对青蒿素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青蒿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的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试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 Scatchard模型分析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识别青蒿素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1.87 mmol/L,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27.99μmo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48.5 mmol/L,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2=334.4μmol/g。结论结合底物的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青蒿素具有良好的特征吸附和选择识别性能,为天然产物中高效分离纯化活性成分青蒿素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