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是由美国ABI公司于1995年研发用于核酸定量检测技术,目前该技术在科研和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已有很多临床血液病学家和检  相似文献   
2.
3.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ex hormon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we examined the estrogen receptor (ER) express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in patients with SLE using the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aqMan)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messenger RNA (mRNA) for ER alpha (ERa) was increased and expression of ER beta (ERb) mRNA was decreased in PBMC from SL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PBMC from normal controls. These findings may be useful for elucidation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SL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其相关因子(XAF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评估其在临床治疗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85例ALL患者骨髓标本中XIAP及XAF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XIAP mRNA表达水平初诊ALL组高于CR组和对照组(P〈0.05),而低于复发组(P〈0.05),CR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XAF1在ALL时呈低表达或不表达,CR组表达高于ALL其它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P及XAF1二基因表达水平在T系ALL与B系ALL,成人与儿童,男女性别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P/XAF1比值在ALL患者中初诊组和复发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5),缓解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L患者XIAP基因高表达,而XAF1呈现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XIAP可能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凋亡参与了ALL的发生发展,并与预后不良及治疗反应相关。ALL中XIAP与XAF1表达水平的不平衡,可能是ALL预后不良及复发的一项重要因素之一。抑制XIAP及上调XAF1基因来治疗ALL,将为ALL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Epidemiolog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implicates estrogens in the etiology and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 The biosynthesis of estrogens from androgens is catalyzed by an enzymatic complex designated as aromatase (CYP19).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WT1基因(WT1 mRNA)和COX-2基因(COX 2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相关关系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125例初诊A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 PCR)动态检测WT1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AL患者WT1 mRNA和COX-2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157.7和163.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中位数1.65和0.87) (P<0.01),且WT1 mRNA与COX-2mRNA表达水平呈相关性(r=0.509,P<0.05).初诊AL患者WT1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中位数3.65和4.37)(P<0.05);缓解组AL患者WT1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AL患者WT1 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水平(中位数167.9和178.5)与初诊组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1 mRNA表达水平在AL各亚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567,P<0.01),M5WT1 mRNA表达水平最低,M3表达最高.结论 AL患者WT1基因与COX-2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WT1 mRNA和COX-2 mRNA,可作为AL患者疗效评价、监测微小残留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为临床化疗方案个体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并比较RQ-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CML微小残留病方面的敏感度.方法 采用RQ-PCR技术检测初诊CML患者30例,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的CML患者各8例,观察骨髓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情况,并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可达到10个拷贝.初诊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水平为68.18%±26.67%,而经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后的水平分别为0.16%±0.15%、0.04%±0.02%,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2.82和3.36个对数级.当FISH结果为阴性时,RQ-PCR的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比FISH更高,对于监测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提示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作为Bcl-2/IgH融合基因检测的标本来源的可行性。方法以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0例患者外周血和5例骨髓Bcl-2/IgH融合基因的阳性率及表达水平。结果骨髓和外周血Bcl-2/IgH融合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0%与65%,两者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64);外周血和骨髓融合基因相对拷贝数x^-±sd分别为2.73±2.54和4.23±4.0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107)。结论以外周血作为Bcl-2/IgH融合基因观测的标本来源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