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a cystoscopic approach, as definitive treatment of ureteral fistulae, after failure of antegrade ureteral stent insertion.Methods Of 43 ureter fistulae encountered over 4 years, 10 postoperative and/or postradiotherapy fistulae could not be stented via an antegrade approach alone. A cystoscopic approach was used, with the antegrade approach available as back-up, if necessary.Results In two patients the ureteral orifice could not be visualized cystoscopically, thus precluding the retrograde approach. In the eight remaining patients, the retrograde approach alone never allowed successful stenting. In six patients, combin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approaches permitted stent insertions. In three of those six patients, a complex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 was necessary. In two patients the combined approach failed altogether. Therefore, 6 of 10 patients underwent a successful stenting procedure with the combined approach; all ultimately closed the fistula.Conclusion Antegrade stent insertion remain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ureteral leaks. If the antegrade approach fails, the retrograde approach alone is not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stead, a combination of both approaches often does succeed.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中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方法: 对65例伴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患者行肾动脉造影,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插管,用微弹簧圈栓塞损伤动脉。若首次肾动脉造影无阳性发现,则采用以下措施以防止遗漏病灶:(1)腹主动脉造影;(2)重复肾动脉造影;(3)造瘘管走行区域肾动脉分支超选择造影;(4)保留穿刺通道,拔除肾造瘘管后造影。对肾动脉出血的造影表现进行总结,并对栓塞止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造影有阳性发现的60例(62个肾脏), 均经超选择性栓塞成功止血。肾动脉造影的阳性表现包括:假性动脉瘤形成、斑片状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造影剂进入集合系统、造影剂弥散至肾被膜下。一次栓塞成功53例(55个肾脏), 成功率88.71%,两次栓塞成功率96.77%。首次栓塞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遗漏病灶(4例,57.10%)和栓塞的受损血管再通(2例,28.57%)。5例患者肾动脉造影无阳性发现,经保守治疗血尿停止。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均未再次出现血尿,且未发生持续、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肾动脉造影遗漏病灶是造成止血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体位活动指导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拔除肾造瘘管患者漏尿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将8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5°半卧位(对照组)、坐位(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漏尿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漏尿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坐位按压法对于减少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拔除肾造瘘管患者漏尿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通过超声或X线定位经皮穿刺至肾脏扩张后建立操作通道,击碎并取出结石,目前已完全取代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线选择方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甚至优于开放手术等优点,同时也是较大的复杂肾结石一线治疗方案,伴随着影像学的进步、碎石仪器的迅猛发展和腔内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结石的治疗观点有了新的拓展和认识,对这种手术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患者的需求,如何更加微创化,更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对患者的肾脏损伤最小成为目前泌尿外科工作人员研究的热点,现将近年来经皮肾镜取石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在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2例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患者103例(URL组),行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治疗患者79例(MPCNL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石大小、并发症种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伴发疾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比、结石大小、并发症种类、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伴发疾病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高于URL组(t=6.931,P=0.000),结石清除率较URL组明显升高(x2=26.50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PCNL较URL在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能更有效的提高结石清除率,可作为临床中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中术前CT扫描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疗效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的60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手术前CT扫描结石状况,并且依据结石CT值进行分组,观察手术后的效果.结果 <750.0HU组患者穿刺次数为(1.0±0.1)次,≥750.0HU组患者穿刺次数为(2.2±0.2)次,<750.0HU组患者穿刺次数明显的低于≥750.0H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0.0HU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6%;≥750.0HU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12.5%;<750.0HU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750.0HU组,而<750.0H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750.0H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术前CT扫描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疗效的预测,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4例结石性脓肾患者资料,其中18例分别行1期经皮肾镜取石术,24例先行1期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后再行2期经皮肾镜碎石术,12例先经尿道膀胱镜下逆行留置D-J管后2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 54例患者行1期手术者18例,结石取净者17例,取净率94.44%,残余结石者1例,出现并发症1例;行2期手术者36例,结石取净者30例,取净率83.33%,结石残留者6例,出现并发症8例.术后获得随访者40例,时间为6 ~12个月,经B超、造影检查,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采用腔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疗效满意,结石排净率高,并发症少,1期和2期取石率比较,差异性不大,但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1期或是2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管化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 2014年2月之间符合条件的1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一期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并行通道扩张,建立F14~ F18的通道,碎石取石术后常规留置Double-J管及导尿管,记录每例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观察肾盂有无撕裂、有无临近器官损伤,计算结石清除率,记录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5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一期碎石取石术,术后未留置肾造瘘管,F14通道21例,F16通道75例,F18号通道56例,平均手术时间(54±11) min,手中无活动性出血,无输血,无肾盂撕裂,无邻近脏器损伤.结石清除率97.3%(148/152),4例结石残留[均于术后3~5d复查KUB及B超提示残余结石直径分别为(4.0、3.6、3.5、3.2mm)].无明显尿外渗、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3.8 ±0.7d.术后平均住院5.0±0.8d.结论 针对性选择符合条件的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无管化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满意,安全,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平均住院时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8例肾囊肿合并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08.5±11.7)min,术中出血量(95.5 ±43.8) mL,住院时间(6.1±3.4)d;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压升高、发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囊肿复发.患者术后第1d体温、WBC、血糖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3d均开始降低,体温、血糖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仍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1d、3d患者CRP、IL-6、皮质醇均显著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且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