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后华西医院赴绵阳医疗队医疗救援工作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汶川地震灾区现场的医疗救援工作,为日后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提供参考。强调根据灾害现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并结合地震灾害不同阶段的医疗救援特点,科学合理调配和利用医疗护理人力资源,是提高医疗救援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的绵阳地区领导干部心理需求开放式问卷,对绵阳市2016年参加市委党校培训递进班和主体班的360名领导干部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根据SAS和SDS总评分评定为轻度焦虑和轻度抑郁的分别为126人(35.00%)和67人(18.61%)。SAS总评分69分有28人(7.78%),SDS总评分72分有46人(12.78%),其中重度抑郁合并重度焦虑26人(7.22%)。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的中重度抑郁症状者分别为116人(36.71%)和14人(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岁以上领导干部存在中重抑郁症状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8年绵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待征。方法选择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在2008年度统一受理的城区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入组标准,将年龄、性别、日期分布、地域分布、疾病谱、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并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637人次接受院前急救,其中男3876人次,女2761人次,30~60岁的人群占51.98%。疾病谱依次为交通事故伤、非交通事故所致外伤、昏厥、酒精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急腹症等。全年无急救高峰季节,全天中急救的高峰时间段是10:11~23:56。结论 2008年绵阳市城区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明显,急救人员应掌握这些特点,方能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4.
2006-2007年度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6-2007年度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待征。方法以2006-2007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交通伤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损伤类型、日期、时间、地域分布等作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452人次接受院前急救,男3018人次,女1434人次(χ2=1127.1590,P=0.0000);损伤类型依次为头部外伤、四肢骨折、软组织损伤、脊柱骨折、胸部损伤、面部损伤、腹部损伤等。全年无急救高峰日期(r=0.0668,P>0.05);全天中急救的高峰时间段是10∶44~22∶52(r=0.2851,P<0.05);在地域分布上,城区占59.91%(χ2=348.6797,P=0.0000)。结论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应强化公众安全意识,以减少事故发生。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绵阳市0~14岁人群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方法调查对象为2564例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0~14岁人群,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 H )D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4例0~14岁人群25(OH)D为(30.63±12.78)ng/mL ,最低值为3.00 ng/mL ,最高值为70.00 ng/mL。VitD缺乏574例,占22.4%;VitD不足744例,占29.0%;VitD充足1246例,占48.6%。男性和女性的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VitD水平逐渐降低,VitD缺乏率逐渐升高。1~2岁为VitD水平峰值阶段。结论绵阳市0~14岁人群VitD水平较低,6岁以后VitD缺乏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应该定期进行VitD营养状况的调查,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Vit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2006~2007度绵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待征。方法依据事先确定的入组标准,以2006~2007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城区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疾病谱、日期、时间、季节等作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2843人次接受院前急救,男7500人次,女5343人次,30~50岁的人群占52.52%。疾病谱依次为车祸伤、非车祸所致外伤、昏厥、酒精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全年无急救高峰季节(r=0.0530,P>0.05),一天中急救的高峰时间段是10∶28~24∶00(r=0.2056,P<0.05)。结论绵阳市城区院前急救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加强急救系统建设,合理调配急救资源,强化公众安全意识,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方能满足急救需求,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医疗机构儿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儿科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绵阳地区19家医疗机构采取普查法。收集卫生资源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结果绵阳地区儿科医护比为1:1.62,医护人员学历、职称均较低,队伍年轻化,物力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其配置效率普遍较高。在医院总收入中,儿科占比平均为6.15%,儿科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为2 429.5元,人均门诊费用98.53元,药占比平均为30.29%。在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出院人次方面,儿科的占比分别为11.36%、40.64%、12.66%。儿科床位使用率三级医院(105.2%)高于三级以下医院(74.38%),儿科亚专业开设欠缺。结论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儿科医护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儿科卫生资源配置欠合理,财力资源较理想。应加强分级诊疗力度,加大三级以下医院儿科急诊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其床位使用率,同时加强各层医疗机构儿科医护人员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 年版)》的要求,在6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各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村作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分别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和螺情调查。结果 本地人群的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为2.12%,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71%,家畜感染率为0。6个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9.344 8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25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为7.07%,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绵阳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感染率低、螺情稳定,但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存在,应加强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9.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绵阳市涪城区磨家镇双凤坪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疫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螺面积、有螺框数、活螺数、活螺密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居民感染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绵阳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的疫情,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绵阳市2016—2019年血吸虫病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全市有6个县市区、56个乡镇、359个村曾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 102.58 hm2、血吸虫病人96 078例、病牛28 701头,全市于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2016—2019年累计开展人群血检678 776人次,阳性11 919人次,各年度血检阳性率1.01%~2.29%;粪检11 919人次,无阳性发现。4年间全市无急血和新发晚血报告,现存晚血病人49例。累计血检耕牛25 068头次,阳性278头次,年度阳性率0.22%~2.23%;粪检825头次,无阳性发现。2016—2019年,共计查螺16 469.2 hm2,查出钉螺面积105.14~146.98 hm2,未查见感染性钉螺。至2019年末,全市尚有437.76 hm2钉螺面积,分布于6个县市区、52个乡镇、240个村。结论 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疫情回升的风险。今后应继续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加强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