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A new haplogroup pattern displayed in Fujian Ha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M  Zhang Y  Xue Y  Chen F  Wang Q  Huang X  Wang B  Yu Y  Liu A  Ma L  Shi R  Lu F  Shi Z  Zhang Y  Cheng W  Ai Q  Xu F  Huang C  Chen B  Yang H  Kang X  Sun Y  Zhang G  Li P  Fu S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2002,47(2):95-98
Human Y-chromosomal binary polymorphism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preserve the paternal genetic legacy and provide evidence on human evolution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To reveal the genetic origin and immigration of the Fujian Han, 13 binary markers on the Y chromosome were used to screen Fujian Han by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9G marker was highly prevalent (96.20%), suggesting a significant genetic drift. In addition, M122C frequency was only 22.78%, and M45A and M103T were default. The distinctive haplogroup frequencies (H1, H5, and H6/7/8) imply that the haplogroup pattern is a relatively ancestral and interim type. Received: October 13, 2001 / Accepted: December 3, 2001  相似文献   
2.
我国福建汉族人HSP70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HSP70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而为探讨HSP70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提供遗传背景资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了127名福建汉族正常人的HSP70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并比较了部分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福建汉族人HSP70-1基因型(GG,GC和CC)分布频率分别是55.1%、40.2%和4.7%;HSP70-2基因型(从,AG和GG)分布频率分别是44.1%、铝.8%和6.9%;HSP70-hom基因型(Tr,TC和CC)分布频率分别是59.8%、37.0%和3.2%;HSP70-1等位基因频率G和C分别是75.2%和24.8%;HSP70-2等位基因频率A和G分别是68.5%和31.5%;HSP70-hom等位基因频率T和C分别是78.3%和21.7%。福建汉族人HSP70-1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日本、墨西哥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美国和西班牙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福建汉族人HSP70-1的GG纯合型(55.1%)显著高于美国(42.6%)和西班牙(33.0%)人群;福建汉族人HSP70-2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墨西哥、美国和西班牙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建汉族人HSP70-2的AA纯合型(44.1%)高于墨西哥(23.O%)、美国(38.8%)和西班牙(20.O%)人群;福建汉族人群的HSP70-hom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日本、墨西哥、美国和西班牙人群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福建汉族人群的HSP7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中国台湾汉族人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武汉地区汉族人某些位点存在差异。结论福建汉族人HSP70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于某些地区的人群,具有种族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城乡人群恒牙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了解福建省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趋势,为今后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口腔保健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泉州市、南平市的5,12,15,18,35-44及65-74岁年龄组的城乡人群12792人(男女各半)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龋均、患龋率、充填率呈上升趋势(P<0.01)。35-44岁、65-74岁年龄组龋均、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P<0.01),其他年龄组城乡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充填率城市均高于农村(P<0.01)。福建省城乡居民的恒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应从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加大实施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和组合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分法、加权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验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医共体建设所需的组织结构、资源投入、服务模式、服务产出及效果等方面.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综合评价方法显著相关.结论:文章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医共体的服务功能定位,能够比较全面评价不同地区紧密型医共体绩效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针对福建省当前医养护理员的现状,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服务的需求,设计一个较为科学、系统、规范的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为福建省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从而提高福建省医养护理员的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医疗护理员培训与规范服务和管理标准,并基于实地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医养护理员现状进行调查,拟定医养护理员的培训体系框架。结果:教学系统设计(ISD)作为一种常用的培训体系设计模型,针对目前福建省医养护理员及其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ISD模型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结论:基于ISD培训体系设计模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环节,构建了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并详细介绍每个环节可操作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福建省10个统筹地区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全省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平均理赔率为1.47‰,各统筹地区理赔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666.82,P<0.01).全省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平均赔付率为103.4%,人均给付金额2.27万元.探讨了部分统筹地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亏损原因及经验教训,提出了做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建省人体肠道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 按全国统一调查方案,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个调查县(市、区),每个县(市、区)调查5个点,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每份标本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法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结果 共调查15县(市、区)75个点(村)10 652人,阳性者222人,各种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2.08%。检出6种肠道原虫,即人芽囊原虫、微小内蜒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波列基内阿米巴及蓝氏贾第鞭毛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79%、0.58%、0.41%、0.18%、0.09%与0.02%。男性感染率为0.84%,女性为1.25%,女性高于男性(χ2=8.8126,P<0.05)。感染者最大年龄86岁,最小3岁,以高年龄组(56岁以上)为主,占38.3%。感染者分布于多种职业,其中农民占77.9%,其次为学生占14.4%。调查地区感染率以平潭为最高7.04%,其次为漳浦4.62%与周宁3.92%。浙闽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感染率为1.52%(83/5469),滇桂粤中部闽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为2.68%(139/518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4,P<0.01)。结论 本次调查的人群原虫总感染率大幅降低,感染虫种明显减少,并以人芽囊原虫为常见的肠道原虫,应列为今后防制重点。  相似文献   
8.
In 2014, 20 dengue cases were reported in the cities of Wenzhou (5 cases) and Wuhan (15 cases), China, where dengue has rarely been reported. Dengue virus 1 was detected in 4 patients. Although most of these cases were likely imported, epidemiologic analysis provided evidence for autochthonous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的疫情特征,为消除疟疾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2017—2021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的疫情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病例的感染分型、感染来源、三间分布、就诊和诊断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2021年福建省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07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307例(75.43%)、间日疟46例(11.30%)、卵形疟34例(8.36%)、三日疟16例(3.93%)、混合感染4例(0.98%)。感染来源为非洲30个国家(376例,92.38%)、亚洲5个国家(18例,4.42%)、大洋洲1个国家(12例,2.95%)和南美洲1个国家(1例,0.25% );主要由福州市(314例,77.15%)报告。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363例,89.19%),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256例,62.90%)。病例主要在医疗机构初诊(389例,95.58%)、确诊(377例,92.63%)和报告(393例,96.56%),初诊正确率为71.25%(290/407)。发病-初诊、初诊-确诊、发病-确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为2 d、0 d和3 d。 结论 福建省仍面临严峻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持续性挑战,需继续加强对输入性疫情的监测,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省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调整和制订蛲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20年,在山东省以县为单位设立51个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对3 ~ 9岁儿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感染,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山东省在51个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累计检测5 060名3 ~ 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23%,逐年感染率分别为3.99%(26/651)、1.70%(14/824)、0.96%(8/837)、2.90%(45/1 552)和1.67%(20/1 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455,P < 0.01)。鲁中、鲁东、鲁南和鲁北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25%(15/1 198)、1.85%(14/755)、3.18%(84/2 640)和0(0/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7.326,P < 0.01);男、女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98%(56/2 831)和2.56%(57/2 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916,P > 0.05);不同年龄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448,P < 0.05),其中6岁儿童感染率最高(3.18%,25/786)、3岁儿童感染率最低(0.75%,6/800)。结论 2016—2020年山东省3 ~ 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整体维持在中等水平,在省内存在地区分布差异,需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