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4种苍蝇毒饵的灭蝇效果。方法:在0.343m~3的测试柜内观察苍蝇的LT_(50)及24h死亡率。结果:蝇蟑宁和韩1号毒饵的半数死时间最短,分别为1.10和1.79h,24h死亡率最高分别为98.43%和91.4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蝇蟑宁毒饵灭效最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河北省不同城市住区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不同诱饵诱捕蝇类密度及种群的差异。方法笼诱法。结果共捕获蝇类4科14属19种,以家蝇为常见种;腐鱼作诱饵捕获的蝇类以蝇科为主,占捕获总数的54.22%;红糖醋作诱饵捕获的蝇类以蝇科和丽蝇科为主,分别占39.17%和36.08%;腐鱼、臭豆腐和红糖醋3种诱饵捕获的蝇类密度季节消长规律基本相似,密度高峰期均出现在8月。结论河北省城市蝇类防制的主要蝇种是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棕尾别麻蝇和厩腐蝇。环境整治是控制城市住区蝇类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腐鱼是住区蝇类常规监测中较为适宜的诱饵。  相似文献   
3.
蝇类种群密度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采用腐败动植物质混合诱饵和青方诱饵诱捕的蝇类种群密度监测结果做了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具有等级正相关关系,诱捕蝇种基本相同,蝇密度的季节分布、消长规律特点相似。青方为工业产品,可按国家标准控制质量,做到诱饵规范化,实现监测方法统一。  相似文献   
4.
二种方法监测蝇类种群密度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笔者采用腐鱼、酱饵法和以糖、醋饵 粘蝇纸法,对全市蝇类种群密度监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具有等级正相关关系,且后者能很好地反映家蝇、大头金蝇和丝光绿蝇3种主要防治对象的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对草原鼢鼠适口性好的饵料以配制毒饵,在草原鼢鼠交尾的高峰期进行防治.方法 以当地常见的饵料胡萝卜、马铃薯、红薯、玉米、花生米、莜麦分别做适口性对比.结果 胡萝卜对其他饵料摄食系数单独对比为0.65、0.36、0.39、0.25和0.44,群饲对比为0.50、0.90、0.01、0.21和0.13,以胡萝卜适口性最佳,马铃薯、红薯的适口性也较好,玉米、花生米、莜麦适口性差,群饲摄食系数均<0.30.结论 防治草原鼢鼠以含水量较高的胡萝卜、马铃薯、红薯作为饵料配制毒饵为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腐烂鱼肠鱼鳃、红糖食醋以及腐败鸡蛋3种诱饵对不同蝇种的引诱力差别,以筛选媒介蝇类监测的最佳诱饵。方法采用诱蝇笼法,选取5个实验点同时使用3种饵料进行诱集,诱得的蝇类在实验室进行鉴定。结果3种诱饵诱集的蝇种区别不明显,诱集个体数量上按多少排列依次为腐烂鱼肠鱼鳃饵、腐败鸡蛋饵、红糖食醋饵,分别占捕蝇总数的66.99%、32.07%和0.94%;不同诱饵诱集的优势种差别较大,腐烂鱼肠鱼鳃饵诱集的优势种为大头金蝇和家蝇,红糖食醋饵为铜绿蝇,腐败鸡蛋饵为大头金蝇和瘦叶带绿蝇;丽蝇科和蝇科趋向于被腐烂鱼肠鱼鳃饵吸引,而丽蝇科、麻蝇科和花蝇科更喜好腐败鸡蛋饵。结论红糖食醋饵诱集数量过少,难以反映季节变化;腐烂鱼肠鱼鳃饵诱集少数种类个体数量过多而掩盖了其它种类的真实密度;腐败鸡蛋饵诱集数量适中,种类较均衡,可以作为蝇类监测用饵料。  相似文献   
7.
观通站鼠害防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和方法:在对鼠患阵地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急性和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毒饵试验以及建筑防鼠试验,探讨此类军事作业环境的鼠害防制方法。结果:(1)抗凝血灭鼠剂毒饵适用于观通站灭鼠。(2)建筑防鼠可以有效控制观通站鼠患。结论:长期保持观通站各类战位无鼠,应采取以建筑防鼠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对小白鼠更具引诱力的饵料,为配制毒饵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摄食系数测定6种不同饵料(花生、豆饼、稻谷、马铃薯、猫料、鱼饵)对小白鼠的引诱效果。结果小白鼠对6种饵料的偏好性存在差异。其中马铃薯、花生对小白鼠的引诱效果最强,摄食系数为5.90和2.49,偏好性为优,平均取食率达60.71%和25.61%;豆饼和稻谷的引诱效果次之,摄食系数分别为1.08和1.16,偏好性也为优,取食率分别为14.49%和11.94%;鱼饵和猫料的引诱效果较弱,取食率分别仅为8.74%和3.00%,低于对照饵料——鼠粮的取食率(13.37%)。结论在配制鼠类毒饵时,可优先考虑更具引诱效果的马铃薯和花生;同时,随着投饵后时间的延长,持续引诱作用降低,其中以48 h后的减幅最大。此外,在研制灭鼠剂时,应考虑饵料的营养平衡或不同类型饵料的交替使用,以提高诱饵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9.
两种方法监测蝇密度结果分析II.1992~1997年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监测蝇密度的结果及差异。方法 :腐鱼酱饵法和糖醋饵 粘捕法。结果 :腐鱼酱饵法监测的蝇种以大头金蝇 ( 34% )、丝光绿蝇 ( 34% )、巨尾阿丽蝇 ( 9% )为主 ;糖醋饵 粘捕法以家蝇 ( 41% )、丝光绿蝇 ( 2 3% )、大头金蝇 ( 13% )为主。两种监测方法蝇种的季节消长走势基本一致 ,两组监测数据平方根转换后呈高度相关 (P <0 .0 5 ) ,除糖醋饵 粘捕法个别年份外 ,蝇密度指数均与温度有直线回归关系 (P <0 .0 5 )。结论 :糖醋饵 粘捕法能反映主要防制蝇种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的种群变化 ,便于统一和比较 ,其结果与传统的腐鱼酱饵法相比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