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66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485篇
预防医学   122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气促、声嘶、面部水肿等,可向肝、脑、肾等重要器官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病早期临床无明显特殊症状,易被忽视,一旦确诊多已是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机会,临床主要采用药物配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1]。培美曲塞加顺铂(PC方案)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疗效好,现也常用于治疗NSCLC,但其单用效果不够理想,且存在相关不良反应,影响预后[2]。  相似文献   
2.
上皮样间皮瘤和鳞状细胞癌时常表现为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因此难以鉴别。为了比较既往的间皮瘤和鳞癌标记在二者鉴别时的价值,作者对30例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实性结构的胸膜上皮样间皮瘤和30例非角化型肺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比较研究。结果:间皮瘤中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calretinin(100%),mesothelin(100%),keratin7(100%),podoplanin(93%),WT1(93%),keratin5/6(93%),Ber—EP4(13%),p63(7%),MOC-31(7%),BG-8(7%),B72.3(0),CEA(0),leu—M1(0)和TTF1(0)。  相似文献   
3.
目的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原发性肿瘤。根据大体病理及影像学改变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数为良性,但约有30%的局限性病变有恶性倾向;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均为恶性。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X线影像学诊断是一重要手段,螺旋CT明显优于普通平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0例胸膜间皮瘤进行综合分析,将螺旋CT征象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表现作对照,探讨螺旋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检查方法及区分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在胸片及螺旋CT中的表现特点,对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更深一步认识。方法:对12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患者,用DR摄片及GEFⅡ螺旋CT,自肺尖至膈顶连续扫描,层厚10mm,螺距1.5:1。结果:局限性胸膜增厚、结节影2例,广泛性胸膜不规则增厚并多发结节影8倒,伴有胸腔积液6例,巨大胸内肿物2例。右侧8例,左侧4例。结论: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局限性多为良性,弥漫多发结节影及巨大肿块者多为恶性.  相似文献   
5.
吕翠  高波  吕文翠  邓玉 《工企医刊》2003,16(1):21-22
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esothelioma)是一种比较少见、起源于腹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细胞的肿瘤。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理学表现有时也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我们收集了我院近20年来经病理证实的11例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15岁~67岁,平均45.5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见附表。7例有腹水,量300ml~8000ml不等,均行腹腔穿刺,3例抽出多量液体,2例为浆液性,1例为血性,腹水细胞学检查2例查到癌细胞,1例查到核异质细胞并见大量脱落间皮细胞。6例行腹部超声检查,5例发现腹  相似文献   
6.
胸膜的恶性间皮瘤相对少见,在所有胸膜恶性肿瘤中不超过2%~3%。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年龄组,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国外发病平均年龄60岁,我国为45.2岁。男:女=5:1(1.5/10万 vs 0.3/10万)。胸膜间皮瘤的确切致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人们公认胸膜间皮瘤的发生与石棉接触有关,约1/3的胸膜间皮瘤无石棉接触史。  相似文献   
7.
16例胸膜间皮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例胸膜间皮瘤,其中1例有石棉接触史,占6.17%;>40岁者占81.5%。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咳嗽、低热和胸腔积液,临床上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肺癌胸膜转移等。胸部x线检查及胸部CT对该病的诊断有帮助,大都有特征性表现。确诊靠针刺胸膜活检及开胸活检。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对于局限型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肿瘤的良、恶性、疾病的分期及治疗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Vogl  TJ  Herzog  C  Zangos  S  关键 《放射学实践》2007,22(7):704-704
目的:评价经肺动脉化疗栓塞(transpulmonary chemoembolization,TPCE)作为全身性姑息治疗用于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肺肿瘤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5年,17例原发性肺肿瘤患者(男14例,女3例,平均64.5岁)接受了2~8个疗程(平均3.6个疗程)的TAPE治疗。全部患者中,腺癌6例,胸膜间皮瘤2例,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及非小细胞癌7例。经股静脉穿刺,选择性插管至肿瘤的供血肺动脉,在球囊保护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恶性间皮瘤进行免疫组化的对比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在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对22例恶性间皮瘤和20例对照组腺癌组织进行EMA、CEA、CK、vimentin、间皮细胞(M-cell)等5种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 恶性间皮瘤的阳性率分别为 M-cell 91%,CEA 9%,vimentin 73%,CK82%,EMA64%;而腺癌的阳性率为分别为M-cell5%,CEA 85%,vimentin 15%,CK100%,EMA 100%。结论 在恶性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M-cell和CEA是较理想的标记物,尤其是M-cell,CEA和vimentin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更具有价值。而在恶性间皮瘤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还应联合使用CK和EMA。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