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158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98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某 ,男 ,36岁 ,公务员 ,2 0 0 1年 12月 13日初诊。每到寒冬季节 ,凌晨起床之时 ,自觉鼻痒 ,喷嚏频作 ,清涕不断 ,伴身疲肢困 3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屡投中西药治疗罔效 ,前来就诊。刻诊 :鼻黏膜淡白 ,舌淡、苔薄 ,脉沉弱。证属肺脾气虚 ,卫阳失固。治宜健脾益气温阳散寒 ,佐以通窍。方拟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 :黄芪30 g ,党参 12 g ,白术 12 g ,柴胡 10g ,升麻 6 g ,荆芥 10 g ,防风 10 g ,辛荑 10g ,苍耳子 10 g ,川芎 10 g ,白芷 10g ,细辛 5g ,生姜 3片 ,甘草 5 g。每日 1剂 ,水煎服 ,连服 6天。12月 19日二诊 :药后 ,鼻…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威秦麻细蠲痹汤内服,合药渣煮水加50度白酒泡足局部热敷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45例病人,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调节机体促进康复。方法:以威秦麻细蠲痹汤为基本方一日一剂,根据临床发病部位及风、寒、湿的偏胜而辩证加减,配合荮渣煮水加50度白酒泡足和疼痛部位热敷,七天为一疗程.结果:45例病人中治愈71.1%:有效24.4%;显效4.5%;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疗程最短的二周;最长为5周;平均21天。结论:威秦麻细蠲痹汤内服配合药渣外敷及泡足和热敷疗法共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益气活血之功效,使机体气充血旺,营卫复常;血行风灭,温经散寒,脾健湿去而形成通则不痛,荣则不麻不酸的良性循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李晓慧 《陕西中医》2009,30(6):761-761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状小灌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茎枝。其味辛微苦,性温。其功效为解表发汗、平喘、利水。其实本品主要在于具有较强的宣通作用。既能宣通卫气、开泄腠理、祛外邪,又能宣通肺气、开启气门、平喘咳,更能宣通经气、通利关节,临床应用大大超出了解表药之范畴,广泛用于多种内伤杂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就其宣通作用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是一首疗效确切的经方,主治少阴感寒,阳气不足,具有助阳解表之功.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多例阳虚外感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结合具体病例介绍点滴体会如下,以抛砖引玉,并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林月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4,4(4):609-609,61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与一般性胃炎大致相同,一般可见上腹部饱胀不适或胃脘轻微隐痛,食欲减退或恶心,嗳气,口苦口干,少酸或无酸,部分患者可有脘痛连胁,夜寐不佳,形体消瘦等症。我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舌象、脉象,将此病分为四个类型进行辩证施治,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桑菊饮、银翘散的组方探讨辛凉解表剂的配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桑菊饮、银翘散的组方探讨辛凉解表剂的配伍结构蒋玉珍(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桑菊饮银翘散辛凉解表剂配伍特点桑菊饮、银翘散均能治疗风热表证,属辛凉解表的方剂。2方组成中均有薄荷、连翘、桔梗、芦根、甘草。桑菊饮中有桑叶、菊花、杏仁,银...  相似文献   
7.
益气温中散寒法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才  张桂芝 《中医杂志》1995,36(6):344-344
十二指肠溃疡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一般治愈率很高。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指穿透性或多发性溃疡,反复发作或溃疡病灶长期不愈合,目前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近3年来我们收治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病48例,现总结于下。1 临床资料 48例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25~45岁44例(91.6%)。病程0.5~28年,平均7年。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胃脘痛主症,自觉  相似文献   
8.
桂枝一药 ,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应用较多 ,其用途各异 ,运用之灵 ,用法之妙 ,给我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本文就其在《伤寒论》中与其他药物相伍时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1 桂枝与麻黄相伍1.1 解表发汗 ,祛除外邪 主治外感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苔白、脉浮之证 ,如麻黄汤以麻黄发汗 ,桂枝解肌 ,共同达解表发汗、祛除外邪之目的 ;兼表证轻者以微发其汗 ,故减轻麻黄用量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1.2 通阳散寒 ,发越水气 主治表寒阴郁、水邪停聚而致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水气内停者 ,如大青龙汤以桂枝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方祛风止痒汤内服、外洗治疗荨麻疹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解毒一词 ,在中医药理论中 ,人们所熟悉的总是与清热相提并论 ,称为“清热解毒”。究其原因 ,是因为药物的清热解毒功效 ,是针对热毒而言 ,所谓毒者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将热与毒合而视之 ,这是因为热毒之邪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致病毒邪 ,其治疗多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与其他邪气一样 ,笔者认为毒邪除热毒之外 ,也有阴毒、寒毒、湿毒等不同 ,因此 ,在用药上也就应有诸如辛温解毒、甘温解毒、温阳解毒等治疗方法 ,由于此类药药性均属温性或热性 ,又可统称为散寒解毒。本文就上法粗略作一探讨 ,以供同仁参考。1 病因病机散寒解毒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