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硝唑、螺旋霉素变异干髓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常规变异干髓治疗配以甲硝唑、螺旋霉素混合剂选择326例儿童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326例患者中,301例治愈,占92.3%,20例有效占6.2%,5例无效占1.5%。结论甲硝唑、螺旋霉素变异干髓治疗儿童乳牙根尖周病的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对螺旋霉素重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对螺旋霉素重新评价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江国庆,吴荣昌,金淑文螺旋霉素(spiramycin)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RhonePoulencRorer)开发,于1954年生产,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达30年之久。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经商。因发热,双侧腹股淋巴结肿胀3周于2004年8月4日入院。患者1m前发现包皮内板糜烂、溃疡伴轻微痛痒不适,未做任何治疗。3w前患者出现低热,持续在38℃左右。同时发现左侧腹股沟有2个肿大的淋巴结约2 cm×2 cm不痛、粘连。口服螺旋霉素与退热药物后体温下降。停药  相似文献   
4.
螺旋霉素甲硝唑糊剂空管疗法3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霉素甲硝唑复方抗生素糊剂对322例根尖周病患者进行了空管疗法并设立对照组,对拔髓与不拔髓、根管扩锉与不扩锉、根管充填与不充填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经过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空管治疗过程中不论扩锉根管与否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别,优良率均在88.4%左右,而对照组不拔髓病例优良率仅34.5%,差别有高度显著性。空管药物治疗疗效与牙位有关,前牙,双尖牙疗效明显优于磨牙。因此认为已发生病变并残存的根髓是导致根尖周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彻底清除根髓是根管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改良螺旋霉素的生产菌株-生二素莲霉菌,提高其产量。方法 以超声破碎法破坏出发菌株的细胞壁,获得该菌的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的诱变菌,其产螺旋霉素的效价上实现了大面积的提高。结果 在参与初筛的菌落中,摇瓶发酵后有38.3%的菌株效价获得提高,范围为1.62%~11.92%(平均提高率为8.73%)。结论 本文采用的超声波破碎法制备的原生质体,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影响因素少等诸多优势,是一种适合国内工业菌种改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螺旋霉素高产株的推理选育和工业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二素链霉菌SIPI9004经自发或诱发的突变和推理选育,得到若干耐药性变种。第六代一株变种10-29,产生螺旋霉素比原始菌株SIPI9004增产约6倍。该变种应用于工业生产(30m^3发酵罐),发酵效价、总单位和指数三项指标比原来生产菌株F-16分别提高26.1%、33.3%和26.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磺胺类药与螺旋霉素联合应用治疗弓形虫病的效果。方法:弓形虫血清学检测。结果:单独应用磺胺嘧啶静脉点滴有效率达80%,螺旋霉素疗效达75%,磺胺类药与螺旋霉素合用疗效达95%。结论:磺胺类与螺旋霉素联合应用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纯替硝唑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I、PLI、SBI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主要组分异戊酰基螺旋霉素以及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的提高,在摇瓶培养基试验中,通过一次性添加与分批添加终浓度为15.4mmol/L的亮氨酸,发现分批添加亮氨酸可以维持效价基本不变,而总异戊酰基螺旋霉素与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分别由对照的31.1%和12.0%提高至46.9%和19.5%。通过分析发酵过程的有机酸以及氨基酸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亮氨酸提高必特螺旋霉素主要组分的作用机理,同时在15L发酵罐中对分批添加亮氨酸添加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必特螺旋霉素组分中总异戊酰基螺旋霉素和异戊酰基螺旋霉素Ⅲ在96h分别提高至59.91%和2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