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茜 《健康人生》2008,(2):35-35
医生:最近,我带女儿去游了几次泳。这几天她说耳朵痛,我看了一下,发现有两大团硬硬的东西,家人说是耳屎。我想把它挖出来,可一碰到女儿就喊痛。我只好带她去看医生。诊断说是“耵聍合并外耳道感染”,开了消炎药和滴耳液。  相似文献   
2.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又称耳垢,是外耳道皮下组织内的耵聍腺分泌的粘糊状物质,可维持耳道润滑,使耳道内保持一定的湿度。正常外耳道内均有一薄层浅黄色的耵聍附着,它们和外耳道处生长的耳毛一起粘附和阻挡灰尘、飞虫及局部代谢的脱落细胞等异物,起到保护外耳道和耳鼓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只要小孩耳朵不痛、不痒,听力好,  相似文献   
3.
孝华 《健康生活》2011,(12):18-19
耳道发炎 家长担心 啓惠生下宝贝儿子斌斌后,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为了抚育好斌斌,兽惠专门从外地把婆婆接来帮忙。  相似文献   
4.
洁癖动作一:掏耳朵健康灾难:用棉签掏耳朵不仅会导致耳屎栓塞发炎,还有可能使耳鼓破裂。实际上,耳道并不需要人工清洁,少数人可能会受到耳屎堆积的困扰,但只需滴几次过氧化氢滴耳液或矿物油即可,甚至用橄榄油就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王增 《现代养生》2009,(2):53-53
日常生活中,常看见一些老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屎(又叫耵聍),其实这样的做法害处不小。老年人生理性血液循环较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容易产生干裂,有时会感到奇痒难忍而掏耳朵。经常挖耳屎,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还可刺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或引发中耳炎。同时,耳屎的清洁、防御作用也就丧失了。所以,耳屎不宜挖除。其科学的处理方法是:  相似文献   
6.
江德胜 《家庭用药》2011,(12):39-39
耳屎学名为耵聍,系外耳道皮肤变态的汗腺——耵聍腺分泌的油脂状物,干后成固态,色黄或棕褐。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随张口及咀嚼运动。耳屎从鼓膜附近渐渐向外移动,在睡眠转侧头位时常自行掉出。对待耳屎应辨证地看。  相似文献   
7.
刘女士在帮女儿梳头时,突然发现女儿右耳流出黏糊糊的脓液。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女儿右耳道已经感染,需立即接受治疗,再拖延下去很可能引起外耳道肿胀、狭窄,造成听力下降。而这都是因为给女儿乱掏耳朵造成的。每次女儿洗头或者游泳后,刘女士都喜欢帮女儿掏耳朵,而女儿也  相似文献   
8.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它是外耳道皮肤上耵聍腺的分.泌物,开始分泌出来时呈液体状,非常粘稠,干燥后便成了小块固体状。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口腔不断的张合,耳屎会随之向外移动而自行脱落。但耳屎多的时候,会把小小的外耳道阻塞,影响听力;有些小孩偶尔会听到耳朵里边有惠悉索索的声音。在洗头、游泳时,水流进外耳道使耳屎膨胀。更会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9.
3月3日.又一个全国“爱耳日”来到了。据报道,中国目前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在177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3万名聋儿。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所以.开展全国性的爱耳活动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舟 《健康向导》2010,16(2):19-19
<正>"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屑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