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5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93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76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580篇
预防医学   442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739篇
  6篇
中国医学   74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突发性聋存在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共选取了240例研究对象,包括突发性聋患者75例(男39例,女36例),对照者165例(男86,女79例),分别抽取2ml外周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目的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后行琼脂凝胶电泳,以此确定所有研究对象ICAM-1 469K/E的基因分型。通过统计分析明确ICAM-1 469K/E与突发性聋是否相关。结果两组之间ICAM-1 469K/E基因分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听力下降类型中ICAM-1 469K/E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听力平坦下降型携带E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及E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其他听力下降类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携带E等位基因可能是引起听力平坦下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发生缺血性的血液循环障碍。病因有椎基底动脉硬化、颈椎病、颈肩部肌肉劳损及无菌性炎症等。临床表现为头疼、头晕、突发性晕厥等。是老年人常发病症。  相似文献   
5.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是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特发性暴聋。目前其确切病因及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病多累及单耳,男性较多,春秋季节易发病,现此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笔者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临床上多数是由精神高度紧张、心情极度悲衰而发病。我们在几年间治疗2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SD是病因不明的急症 ,有多种病因学说 ,动物实验证实内耳病有外淋巴 (PL )氧分压降低 ,耳蜗血流减少会导致低氧和 PL氧张力低下 ,HBO可使 PL氧分压提高达 5倍。治疗 SD的目的是恢复耳蜗内的氧张力 ,故 HBO已被用于治疗 ,但大多是在常规疗法无效时才加用 ,无法确定其疗效。本文目的为 :阐明与常规疗法同时加用 HBO对 SD的疗效 ,对比年轻和老年患者HBO的疗效和对比老年患者加用和不用 HBO的疗效。5 0例发病 2周内的单耳 SD患者 ,入院后经系列听力学检测 ,纳入标准为测听图上至少连续 3个频率的听阈损失在 30 d B以上者 ,用 0 .2 5…  相似文献   
8.
姜素红 《天津护理》2002,10(1):20-21
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系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下降的感音性耳聋。该文通过对2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总结出:心理护理、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安静休息、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2.86%,对照组分别为68.33%、62.50%,治疗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耳聋亦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其致病原因不清,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情感染、变成反应、听神经炎、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等有关。临床上常用血管扩张药、能量合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维生素B及B12高压氧舱和体外反博等治疗,但其疗效各学者报道不一。现报道作者2004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4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