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乳腺炎     
玉华 《健康生活》2006,(10):19-19
方一消乳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各20克,连翘、花粉各12克,青皮、桔梗、白芷各10克,穿山甲6克,皂角刺9克,全瓜蒌15克。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若寒热明显者加柴胡12克,黄芩10克;痛不可触者加当归10克、赤、白芍各12克;病久体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若无寒热,疼痛不甚或开始即以乳房结块为主症者,可配合推拿疗法:患者仰卧,右乳患病者用右手,左乳患病者用左手,用掌推法。从患乳的期门、乳根穴开始,经过乳周的食窦、天溪、膺窗、屋翳等穴,一直推到肩井穴。连续约10分钟,次数宜保持在200~300次,手法宜柔和均匀,连续不断,每日1次,3~5天为…  相似文献   
2.
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离鉴定皂角刺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硅胶、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方法追踪分离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颜木素(1)、槲皮素(2)、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d(3)、木栓酮(4)、棕榈酸(5)、白桦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化合物1、3对7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较好,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关系良好;化合物3对Bel-7402、HeLa、HT1080、KB、A549、SGC-7901、Heps等7种肿瘤细胞株生长增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11.61~18.73 mg.L-1;化合物1对除A549之外的6种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良好,IC50为11.34~19.32 mg.L-1。结论化合物2~6和8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化合物1、3的抗肿瘤活性为皂角刺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作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通过测定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40∶1,总黄酮提取量15.93 mg。总黄酮含有量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皂角刺总黄酮,并且该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皂角刺皂苷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皂角刺皂苷(Saponins of spina gleditsiae,SSG)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不同浓度的给药处理组(SSG)、未加药的阴性对照组(NP)、以培养液为参照的空白对照组(CP)。对数生长期PC-3细胞用EDTA-胰蛋白酶消化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贴壁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SG溶液,每孔100μL,每组设6复孔。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给药处理48h后,MTT比色法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SSG对PC-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NP相比,SSG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P<0.05);SSG50mg/L组、100mg/L组、200mg/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1%,10.52%和16.50%,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0mg/L组(P<0.05)。结论:SSG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来荐方     
《家庭医药》2015,(2):52-53
表示认可表示有疑问表示不认可鳖甲红枣汤治肝硬化鳖甲20克,红枣10枚,米醋2匙,冰糖适量。将鳖甲炒黄,倒入米醋,迅速翻炒,然后将鳖甲碾碎,放入沙锅中,加入红枣和1500毫升水,烧开后以文火炖1小时左右,加入冰糖或蜂蜜,待红枣熟烂后,弃鳖甲,吃枣饮汤。此方对肝硬化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山慈菇-皂角刺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山慈菇和皂角刺的药物活性成分,收集其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收集的靶点进行"蛋白-基因名"转换;对于肺癌疾病的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肺癌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痤疮     
《广西中医药》2009,32(2):62-62
方药:紫花地丁20g,大青叶20g,白鲜皮20g,丹皮20g,生地20g,赤芍20g,刺蒺藜15g,地肤子15g,白芷15g,皂角刺12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皂角刺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皂角刺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果:皂角刺乙醇提物、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对七种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Bel-7402细胞、HeLa细胞和KB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IC50值分别为122.67μg·mL-1、118.3μg·mL-1和145.91μg·mL-1;氯仿部位对Bel-7402细胞、HeL丑细胞和KB细胞的抑制作用次之,IC50值分别为189.66μg·mL-1、196.43μg·mL-1和191.77μg·mL-1;正丁醇部位对Bel-7402细胞、HeLa细胞和KB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水溶性部位对所选细胞均无抑制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有较好的细胞毒作用,初步确定为皂角刺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皂角刺Gleditsiae Spina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技术对皂角刺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圆二色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12个二氢黄酮醇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5,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醇(1)、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2)、5-甲氧基-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二氢山柰酚(4)、表儿茶素(5)、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6)、黄颜木素(7)、(2R,3R)-7,3′,5′-三羟基-二氢黄酮醇(8)、(2R,3R)-5,7,3′-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9)、槲皮素(10)、5,7,4′-三羟基黄酮-8-C-葡萄糖苷(11)、2,7-二甲基-氧杂蒽酮(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皂角刺二氢黄酮醇A;化合物3、8、9和12均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对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1、2、3、7及黄酮类化合物10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3主要作用于肝癌Hep G2和食管癌EC109细胞株,化合物2主要作用于食管癌EC109细胞株,而化合物7则对肝癌、肺癌和胃癌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自1997年起采用辩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便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