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鼠疫菌是典型的异养菌 ,不同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表现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为了查明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鼠疫菌的营养特性 ,我们对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菌做了营养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实验菌株来源于四川省石渠县俄多玛乡青海田鼠鼠疫菌 19株 ,内蒙古阿巴嘎旗布氏田鼠、长爪沙鼠鼠疫菌各 1株 ,青海省共和县、称多县、都兰县喜玛拉雅旱獭 ,腹窦纤蚤鼠疫菌 3株、鼠疫菌141、EV和假结核菌 0 5各 1株 (表 1)。1 2 最小培养基 选用Lawton配方[3 ] ,氨基酸浓度 (mg/l)为DL -苏氨酸 6…  相似文献   
2.
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抗日本血吸虫的保护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生和繁殖东方田鼠血清和/或脾细胞在体外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杀伤作用.方法东方田鼠血清和/或脾细胞与童虫在体外共培养,16~18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计算童虫死亡率.结果东方田鼠血清或脾细胞对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36%土4.00%(野生鼠)和64.39%±5.86%(繁殖鼠)、66.02%±1.40%(野生鼠)和66.38%±2.18%(繁殖鼠);东方田鼠血清加脾细胞的童虫校正死亡率为76.68%±6.27%(野生鼠)和79.03%±8.00%(繁殖鼠),均显著高于单纯血清或脾细胞的校正死亡率;野生鼠和繁殖鼠对童虫的杀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东方田鼠血清和脾细胞均具有体外杀童虫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杀伤作用,且野生鼠与繁殖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适宜宿主和非适宜宿主在感染后血清NO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肝、肺组织感染后的病变情况,以比较不同宿主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反应。方法东方田鼠和小鼠分别感染尾蚴1000条和40条,每2d分别剖杀2只,观察两宿主肝、肺变化,同时分别检测各宿主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小鼠和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肺部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现象。感染10d后出血现象均自行消失。其中,小鼠肝表观正常,但30d后肝中出现卵引起的内芽肿。东方田鼠在感染后6d肝中开始出现童虫所致病变,感染后第12~14d时逐渐减少,20d后病变消失。其间,小鼠和东方田鼠血清NO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东方田鼠感染后血清NO水平由正常的100μmol/L降到16μmol/L,18~20d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完成一个完整和规律的循环。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NO水平变化较大,第36d后,血清NO水平基本上维持在0~10μmol/L之间较低的、非正常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肺病变特征以及NO水平变化与日本血吸虫适宜宿主小鼠不同,提示东方田鼠感染后体内存在一个敏感和系统的抗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东方田鼠血清及其不同部分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体外杀伤的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将血清初步分离成含蛋白部分及分子量小于20kDa的小分子部分,并分别观察了东方田鼠全血清、去补体血清、蛋白及小分子血清成分对体外培养童虫的杀伤,此外,还观察了蜕皮素对东疗田鼠血清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 东方田鼠热灭活去补体血清对童虫的杀伤显著低于正常血清;感染及正常东方田鼠血清小分子在第48h及72h表现出一定杀伤作用(30%),而血清蛋白在24h就有显著杀伤,但杀伤作用略低于全血清;蜕皮素对东方田鼠血清的杀伤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体在东方田鼠血清杀伤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血清蛋白为体外杀伤的主要成分,可能与小分子成分协同参与杀伤。  相似文献   
6.
采用ELISA方法, 平行检测东方田鼠、 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在攻击感染前、 后的血清抗血吸虫童虫(SSA)、 成虫 (SAWA) 和虫卵(SEA) IgG3抗体水平, 并进行体内、 外试验, 观察IgG3抗体抗血吸虫效应。结果攻击感染后第4周, 东方田鼠抗SSA和SAWA的IgG3抗体水平增幅较大, 分别较感染前增加79.6%和49.6%, BALB/c小鼠IgG3抗体在攻击感染后无明显增加。野生和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的IgG3抗体所致童虫死亡率分别为昆明小鼠的5.88和2.35倍, 前者还诱生出较高的减虫率 (39.8%)。提示东方田鼠IgG3抗体可能是其抗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免疫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被动转移东方田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力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东方田鼠血清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被动转移至小鼠 ,观察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减虫率、减卵率 ,并采用ELISA分别检测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和虫卵的 8种抗体。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东方田鼠血清受体小鼠获得的减虫率为 3 6.2 % ,减卵率为 5 4.0 % ;血清IgE、IgM、IgG及其亚类抗体均有升高 ,其中抗童虫抗原的IgG1抗体水平增幅最大。各试验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天然抵抗力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 ,使之获得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该保护力可能是通过同时诱导受体小鼠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野花地等生态保留带对小型兽类种群动态的影响. 方法我们在瑞士西北部选择3个野花地样地,采用标志重捕方法对普通田鼠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进行系统地研究.结果生态保留带适合于小型兽类特别是普通田鼠的生存,当周围耕地或农田受到人类干扰时普通田鼠和其他避难鼠种可生存在野花地中,但是,种群数量只有临时达到高峰.在3个野花地间普通田鼠种群数量有所差异,但是具有相同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般在春季随着植物盖度和食物丰富度的增加,种群数量也开始增加,中夏达到最高水平.秋季种群数量开始下降,但是进入冬季的个体数量相对也高.种群中雌雄个体年龄结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雄性中亚成体的数量比雌性多,雌性中成体的数量比雄性多( χ2 =44.09, df=10, P< 0. 0 0 1, n=236).幼体的数量和繁殖期的雌性个体数量相关(r= 0.894, P<0. 000 1,n = 12), 亚成体数量和繁殖前期雌性数量相关(r= 0.893, P = 0.002, n=12), 繁殖期雌性数量和繁殖期雄性数量相关(r =0.99,P<0.0001,n=12). 种群性比基本保持1∶ 1,但具有月间波动趋势.结论生态保留带为小型兽类提供比较好的栖息地、食物、繁殖和隐蔽空间,因此,普通田鼠占优势地位并且种群数量有季节性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青海田鼠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应急对策。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2年期间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青海田鼠平均密度253.27只/hm2,发现青海田鼠体及巢穴蚤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占93.21%,其他蚤种占6.69%;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48%,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3.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323份,检出鼠疫菌98株;检验媒介蚤2 455组26 411只,获鼠疫菌11株。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IHA)检测动物血清3 369份,阳性215份,其中青海田鼠阳性血清102份,犬阳性血清94份,其他动物阳性血清19份。结论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的动物鼠疫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宣传监测工作,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1例人感染巴贝斯虫的实验室资料,以积累经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研究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直方图,白细胞(WBC)VCS散点图;观察外周血、骨髓涂片中虫体的形态;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的DNA核酸用疟原虫、巴贝斯虫种、巴贝斯虫属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RBC直方图波峰降低,宽度增加,PLT直方图无异常,WBC VCS散点图非WBC区有颗粒团;外周血、骨髓涂片见大量拟似恶性疟原虫虫体;PCR产物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与巴贝斯虫和田鼠巴贝斯虫18s核糖体DNA序列分别有96%和99%的同源性。结论感染的虫体为田鼠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