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1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394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308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580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2281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557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3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90篇
综合类   3613篇
预防医学   1474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1865篇
  9篇
中国医学   1422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766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健康体检者70例,采集两份血液标本,一份为溶血标本,另一份为未溶血标本,检测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金属离子检测水平。结果非溶血组AST、ALT、TP、ALB、γ-GT、Tbil、Dbil及ALP等肝功能指标及Na~+、Cl~-、Ca~(2+)及K~+等金属离子指标与非溶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次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给药方式对新生儿ABO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症的患儿,其中采用单次高剂量丙球蛋白治疗的5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仅采用常规的蓝光照射治疗4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蓝光治疗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贫血及采用换血治疗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24 h、48 h和72 h的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和72h的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和72 h的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治疗手段相关的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贫血的比例以及需要进行换血治疗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单次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给药能显著促进新生儿ABO溶血症胆红素及黄疸的消退,减少贫血及换血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接诊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当做研究对象.于次日清晨抽取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 mL,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份.对其中一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另一份血液样本不进行任何处理,并将其纳入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 ,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不良影响及干扰作用.结果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LB、TG、UA、BUN、Cr等指标水平,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LT、AST、TBIL、TP、LDH、K+、CK、GLU、DBIL、TC、ALP等指标水平,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产生较多的不良影响及干扰,不仅会降低酶类指标的血液检测真实性,还会严重降低其准确性,为了确保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真实和可靠,还应该加强临床生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预防溶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44-46+50+封三
目的 探讨超高分辨率眼前节OCT在结膜增生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北仑分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50例(150眼)结膜增生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结膜正常者80例(80眼)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超高分辨率眼前节OCT在睑裂斑,翼状胬肉及鳞状上皮瘤等结膜增生性疾病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观察分析睑裂斑,翼状胬肉及鳞状上皮瘤等结膜增生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150例(150眼)结膜增生患者临床诊断为睑裂斑患者30例(30眼),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以及眼表鳞状细胞瘤的患者20例(20眼)。与病理学诊断相比,UHR-OCT诊断睑裂斑诊断符合率为100.00%(30/30),翼状胬肉诊断符合率100.00%(98/98),眼表鳞状细胞瘤诊断符合率为90.91%(20/2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睑裂斑患者图像特征:生长在角巩膜缘处停止,且角膜上未见隆起,与前弹力层间未见高反射信号,与巩膜间未见明显分界。翼状胬肉患者图像特征:结膜上皮厚度轻度增厚,上皮层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高反射,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间表现为较高程度的高反射信号。OSSN患者图像特征:结膜上皮增厚,呈高反射,结膜正常上皮与异常上皮转变突然,无过渡区域,深部组织间上皮内可见瘤变。结论 超高分辨率眼前节OCT在结膜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影像特征明显,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GC法测定吉非罗齐中甲酸乙酯、THF和甲基环己烷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采用HP-1毛细管柱,溶剂DMA,内标乙酸乙酯。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8%、100.3%、100.0%,RSD分别为0.71%、1.51%和1.76%。  相似文献   
9.
芦荟自古就被用作化妆品和药物添加剂,近来更受喜爱。虽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罕有报道。作者用芦荟叶的油性提取物、来自整个植株的芦荟粉及浓缩的芦荟凝胶,对相继就诊的702例患者做斑贴试验。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芦荟的使用、使用原因、使用部位、不良反应、患者职业、个人爱好及是否为遗传性过敏体质。患者均未对任一制剂发生任何反应。需对芦荟所含的两种成分加以鉴别:即芦荟叶皮含有的具有促进肠蠕动、潜在抗菌及抗癌特性的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8岁,因咳嗽服用"阿莫西林"后出现皮疹,初始于颈部,为散在小丘疹,伴骚痒,到当地镇医院服用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后无好转,皮疹继续增大,扩散至全身,皮疹呈多形性,丘疹、斑丘疹、疱疹并融合成片,全身大片皮肤剥脱,破溃渗液,伴有鳞状脱屑及少许淡黄色渗液.尤以皱褶处为明显,双下肢为重,伴高热,无四肢抽搐及呕血黑便、少尿等不适.查体:体温39.8℃,脉搏139次/分,呼吸23次/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