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水华微囊藻的急性毒性及肝、肾脏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鉴定我省某水库中水华微囊藻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用水源水中藻类卫生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施玮  蒋颂辉  朱惠刚 《卫生研究》2003,32(2):97-100
为制定饮用水源中藻类限值 ,结合国内外文献调查研究毒理学试验和现场生态学调查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卫生部推荐的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 -LR的限值、藻类生物量和MC -LR浓度关系以及毒理学实验所得到的藻类的无作用浓度而制定饮用水源中藻类限值。结果显示 ,推荐饮用水源中藻类三级限值分别为 :安全限值 :1.0× 10 4个 升 ;警戒限值 :2 .1× 10 5个 升 ;危险限值 :1.2× 10 6 个 升。提示饮用水源中藻类限值在日常工作中有显著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属产生的的一类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Ppl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和检测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体污染逐渐加重,出现富营养化而导致的蓝藻水华日趋普遍,微囊藻毒素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微囊藻毒素是淡水湖泊、水库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物质,它的产生受到藻类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它能抑制蛋白磷酸脂酶1(PP1)和2A(PP2A)的活性,是一种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并具有心、肾及胃肠毒性.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在微囊藻毒素的结构特性、污染状况、检测及其毒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武汉东湖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在鱼体内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武汉东湖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及其在鱼体内的富集状况。方法  2 0 0 0年 7月和 10月 ,采集了湖边和湖中的水样和鱼样 ,用ELISA法对样品的微囊藻毒素 (MC)进行测定。结果 各采样点都有蓝藻的污染 ,蓝藻已成为东湖的优势藻种。 10月份水中MC含量 ,显著高于 7月份水中MC含量 (P <0 0 5 ) ;肝脏中MC含量 ,显著高于肌肉中MC含量 (P<0 0 5 )。  相似文献   
6.
太湖微囊藻毒素对细胞染色体及DNA损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太湖蓝藻水华中提取的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探讨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太湖蓝藻水华中微囊藻毒素引起的细胞染色体及DNA损伤效应。结果太湖蓝藻水华中提取的微囊藻毒素可明显增强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并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显示可诱导中国仓鼠(V79)细胞DNA单链断裂,DNA断裂分级及细胞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太湖蓝藻水华中提取的微囊藻毒素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7.
微囊藻毒素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迅速发展,工农业排污的增加,各地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剧,导致江河、湖泊中藻类尤其是蓝藻异常生长繁殖,其产生的产物——蓝藻毒素尤其是微囊藻毒素(Micmcystins,MCYSTs,MCs),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因其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的损伤,被认为是除肝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素以外的环境中致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微囊藻毒素的一般概况及其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源的卫生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饮用水源中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健康影响,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健康效应等,成为饮水与健康研究的新热点。因此。如何保证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笔者对中山市饮用水源的卫生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微囊藻毒素致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单环七肽毒素,主要由微囊藻产生。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能诱导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并发现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家族和P53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养殖水的抑藻效应及抑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5%、10%、20%和40%槐叶萍养殖水作用于7.5×105cells/m L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测定其对藻细胞的溶藻率、电导率、藻液核酸和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的影响。结果40%处理组第4 d的抑制率达100%,5%处理组第7 d的抑制率达65%,藻细胞溶藻率、电导率、藻液中核酸含量,蛋白含量,以及藻细胞MDA含量均随养殖水浓度的增大而升高,SOD酶活性随着槐叶萍养殖水浓度增大先上升,然后又下降。结论槐叶萍养殖水通过改变藻细胞结构和胞内酶活性等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